新华网武汉10月21日电(记者沈翀)重阳节前夕,年过古稀的孝感“五老”志愿者张秀芝带着10多名书院街道青年矫正对象到孝南区敬老院,做清洁,帮瘫痪在床的老年人擦身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希望用已经深入到中国人骨髓的孝道文化,唤醒身在歧路的年轻人,走回正途。”她说。
退休后的张秀芝是湖北省孝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也是孝感“五老”志愿者中的一员。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孝感市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已达1.3万人。
孝感市关工委主任栾春海说:“我们选择的‘五老’志愿者都是行孝尽孝的模范。孝是德之本,‘五老’志愿者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分享给青少年,增加他们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对于一些从小在特殊家庭长大的问题少年,“五老”志愿者总是站在长辈的角度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告诉他们振作起来、改正错误才能行孝尽孝。20岁刚出头的小袁刚记事时父亲入狱,家里全靠母亲支撑。张秀芝回忆说:“他爸爸出狱后找到我,希望我帮帮他儿子。小伙子太不懂事了,不工作不学习,把妈妈赚的辛苦钱挥霍一空。”
张秀芝带着几名妇联的同志一起去做工作,说一些大道理,小袁都当耳旁风,眼皮都没有抬起来。“我不死心,还是打起孝道牌。跟他说,我都是70多岁的人了,跟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来这一趟苦口婆心地说这些话?你看看你妈妈多不容易,一个人起早贪黑,中国人讲孝道,今后你能不能照顾你妈妈,撑起这个家。这个时候,小袁才有所触动,听说现在已经改好了。”
除了利用孝道传统矫正问题青少年,“五老”志愿者还组织青少年学习传统孝文化经典。在孝感市法院,机关中的“五老”志愿者组织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本,告诉当下孩子们该如何行孝。
在孝昌县,“五老”志愿者配合学校课堂,开展讲述身边孝德故事、唱孝德歌曲、写孝德感言等活动,引导学生们从小知孝理、守孝义。他们还倡导学生们为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衣服,替父母烧一次饭,给父母梳一次头等日常最基本的行为实践,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导之恩。
浓浓的孝道氛围让青少年懂得了爸爸妈妈的不易,知道了该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爱。有的学生听说爷爷病了,主动地去看一看,陪着说说话。有的学生晚上回家能够自己洗袜子、盛饭、收碗,看见爸爸妈妈辛苦了一天,问候一声。
孝感市玉泉小学刘蓓老师被4年级儿子一点小小的举动感动。她说:“今年暑假带着儿子坐公交车,看见太阳大,儿子下意识地举着自己的小手帮我挡阳光。这是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的举动,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暖暖的。”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