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增速比1至8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7505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投资增速除7月昙花一现地微涨外,自2014年起,连续21个月呈下滑趋势。目前,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从两年前的20%以上跌至不足3%,而这也是从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经历的最差投资数据。
对此,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因高库存压力和市场的不稳定性,房企投资拿地积极性仍处下行趋势,而这也进一步导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但这促使地方政府继续实行宽松政策,有效释放积极信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投资数据看,特别是其中的住宅投资,西部地区1至9月首次出现了投资增速的同比下调。三季度GDP增速不足7%,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且面临转型之际,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再度被强化。
的确,在稳经济的背景下,稳定房地产投资再度成为地方主抓的重点。19日,浙江衢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表示,为减轻房地产企业负担,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贷款楼盘管理,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楼盘管理制度,取消楼盘贷款保证金制度,对原有贷款楼盘按贷款楼盘管理制度审核规范后,一律清退已交付的贷款保证金。
而日前,重庆也发布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通知,明确对非企业原因闲置的房地产用地,可适当调整开工和竣工时间。房地产企业缴清土地价款后,对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方案中独立组团对应的土地,可分宗办理房地产权证,支持企业融资。项目未预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可申请调整商住比例,经批准适当调减商业规模。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前提下,房地产企业可调整未预售的在建商品住房项目户型结构。
降低企业负担,是多地打响稳定房地产投资保卫战的重要方式。9月底,福建省泉州市发布新政,表示放宽新出让地块价款支付期限。首期地价款在1个月内缴交比例不低于50%,剩余地价款根据土地出让金额适当延长缴款期限。
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可申请延缓至办理规划专项验收时缴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河南三门峡市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市住建局和金融办对在建房地产项目摸底调查,筛选出“五证齐全”、“资信优良”有市场前景的在建、续建项目,由金融机构支持筛选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原则上按照在建面积每平方米1000元至1500元的标准合理解决项目融资需求。
除此之外,福建省、吉林省、山东省等多地也纷纷出台稳定房地产投资新政。对此,张大伟指出,外需低迷使得出口增长乏力,拉动经济的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和消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对投资还是对消费增长贡献占比都不容忽视,因此住房消费受到政策的全面鼓励。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