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意的推力,将让禁烟的阻力越来越弱,期待有关部门能持续推进全面禁烟工作,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更健康的环境中。
世卫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尤其在工作场所禁烟的支持率超过预期;中国吸烟者对酒吧禁烟的支持率高于爱尔兰、法国等国在通过全面禁烟令之前的支持率。该报告认为,这表明立法者不必对通过全国禁烟法规有太多顾虑。
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展现了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的总体态度。与这份报告相印证的是,中国控烟协会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3个月后调查发现,北京市网吧酒吧的吸烟人数下降了64.7%,市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度已升至90.98%。若能将民意转化为推动全面禁烟的动力,中国控烟工作将进展得更顺利。
中国当前的禁烟形势有多严峻?不妨看看世卫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每天都有7.4亿中国人(包括1.82亿儿童),暴露于二手烟雾的危害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中国因二手烟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将持续上升。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吸烟有害健康”也已成为一种共识。这一方面得益于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缘于民众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将成为主流,吸烟者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正是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吸烟者也支持禁烟的大背景。
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的支持,也符合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全球已有44个国家颁布了100%室内无烟政策;从2012年到2015年,世界上最大的100座城市中,受到全面禁烟法律保护的城市已从7个增至28个。中国应该在民意的支持下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努力向这些先行者靠拢。
以前有一些人认为,吸烟在中华文化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烟草行业又是地方政府很看重的经济产业,全面禁烟将面临很大的阻力。但现在看来,我们有可能高估了这种阻力。随着支持全面禁烟的人越来越多,实现室内全面禁烟的条件将越来越成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全国禁烟法规,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制定公共政策,尊重民意很关键。当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在开展控烟工作方面的经验,为制定全国禁烟法规做好了“探路”工作,也为全面禁烟奠定了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凝聚民意的推力,将让禁烟的阻力越来越弱,期待有关部门能持续推进全面禁烟工作,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更健康的环境中。
本报特约评论员孙博宁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