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没了康永来了

2015年10月19日02:18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康熙”没了康永来了

  蔡康永退出《康熙来了》,比他自己预计的要晚一些。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这个节目的巅峰已过。“康熙”结束,破茧而出的是蔡康永,不是小S,虽然很多人哀悼“康熙”如同自己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眼泪更多为百年不遇、风吹杨柳的小S而流。

  蔡康永在2008年接受采访,就计划过一两年后退休,不再当主持人,“我不会恋战,该得的我都得到了,接下来反正就是走下坡”。蔡康永的骄傲,是末代贵族式的骄傲,就像他在《我家的泰坦尼克号》一文中写的:“一个时代,大火烧天地烧去了。我身边的,是烧剩下的,东一处、西一处的,明明灭灭的余烬。我的童年,常常笼罩在这余烬隐隐约约的红光里。有时候,我伸出手去借一点这余烬的温暖。有时候,我用眼睛见证这余烬覆盖的繁华。”

  《康熙来了》中的蔡康永和《奇葩说》中的蔡康永哪个更是他一些?是后者无疑吧,虽说《奇葩说》也是一个有娱乐担当的节目,但蔡康永在天团“马晓康”中,茕茕孑立,卓尔不群,比在“康熙”中强势不是一点半点,这是他本身的丰富性决定的。在“康熙”中,他笑看人生,《奇葩说》中,人生转脸看他。他说,我不想讲道理,我不想影响别人,所以我在《康熙来了》就是逗人开心,而这种辩论性节目(《奇葩说》)把我逼到这个地方了。所以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有别于“康熙”里甘当小S绿叶暖男的蔡康永。他仍然穿着装饰夸张的衣服,会咧嘴大笑,但每次结案陈词的时候,那种理性、善解人意、柳暗花明的任意立场都有巧妙抵达。他对这个世界有尊严地顺应的态度,魅力爆表,引无数人尽折腰。

  蔡康永再三提到做人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他的“不重要”台词背后,是他的骄傲和不与谋——我不需要你了解我,不需要跟你取得共识,不需要说服你,不需要和观众彼此驯服。黄佟佟有段采访手记,我很有共鸣。她说:“他私下并不如节目当中那样可亲,他刻意保持着与人的疏离,有一种暗暗的骄傲。这是蔡康永和一般娱乐圈人士最不一样的地方,按小S的说法,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虽然我没当面采访过,但是通过观察,他的书面和口头表达很清晰地让人感觉到,在蔡康永谦和君子的身体里,存在与世界保持微妙距离的傲倨的另一个人格。他纵容娇宠小S,就是纵容自己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有另外一个对规则上下其手、坐高官大腿也不在话下的自己。而没有蔡康永的全方位的支持与呵护,小S吃帅哥豆腐的行为艺术是坚持不下去的。在这个男权社会里,不会容忍一个女艺人有这种特权。有蔡康永这样一个读书人的加持,小S才会有恃无恐,鬼马尊贵。

  除了读书人,蔡康永还是一个电影人。他做娱乐节目,是牛刀小试,一试试了14年。他从这里出发,不会到这里结束。如同他的奇装异服,不是哗众取宠,是取悦自己和有出处的。包括他肩上那只鸟,是为了向希区柯克的恐怖片《鸟》的剧照致敬。

  “靠语言确认彼此的递进关系,此时语言最美。我觉得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透过语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时候。”在“康熙”之后,蔡康永和观众彼此的确有了新的需要。(黄啸)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