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后,在人们盘点各项旅游收入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一条消息: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全国通报并限期整改,还有被直接摘牌的,这是第一次。
5A景区被警告,甚至被摘牌,原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价格欺诈的,有擅自更改门票的;有环境卫生脏乱的,有设施破损无人修理的,也有导游质量下降、医务等岗位人员短缺的。这些问题,深究起来都不是“大事”。所有景区在创建和申报5A级景区时,可以说“靡不有初”,都搞得很漂亮。为什么建成挂牌之后,这些事情会拖了后腿直至摘牌?
这些年,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始终不减。人们对旅游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发展旅游的地方期待能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都盼望着能到大好河山中愉悦身心,增长见识。那些评选上4A、5A景区的,很多都是著名景区,在游客心目中都是美好的风景。但这些年,恰恰是这些著名景区,“大煞”人们心中的风景!
景区门票涨价消息不绝于耳,但环境卫生建设脚步却跟不上趟。对于5A级的景区而言,环境卫生是基础,出现脏乱差,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游客说,在某些5A级风景区,闻到的厕所味道是“最原始、最正宗的”。如果说修路架桥这样一些基础设施跟不上,有经济发展的原因,那么,公厕也拖环境的后腿,就是认识问题了。这让我们想到了“发展旅游为什么?旅游发展靠什么?”的问题。旅游当然要有收入,要有效益,但这个效益的取得一定要建立在人们心神愉悦基础上。人,或者说游客,是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发展的目的。
如果仅仅把旅游作为挣钱的手段,尤其是把旅游效益寄托在门票收入上,连游客上厕所这样的事情都“不管不顾”,那恐怕就有些背离了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
有些地方,把发展旅游与“争牌子”联系起来,挂上了5A的牌子,就有靠岸停港的想法。似乎,有了这个招牌,就可以坐收门票、等着赚钱了。环境卫生放松了,少几个保安、导游也不管了。争“牌子”打“攻坚战”,搞旅游像“运动式”,这不符合旅游事业发展的规律。景区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旅游事业发展更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在发展旅游上,也要有“持续”观念,要体现出“韧性”。
导游质量不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在一些地方看到,有些导游在向游客介绍的时候,像背台词一样,面无表情,不管不顾。你多问一个问题,他们都懒得回答,甚至回答不出来。旅游发展要靠吸引人,而没有交流的导游,是难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也要靠一批热爱这个事业的人。
一个国庆假期就有数亿人次出游,形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人们出游的增多,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旅游景区建设与这种需求之间确实还存在一定距离。这既包括硬件设施这样一些需要投入的建设,也包括旅游发展观念这样一些观念层面的建设。5A景区是旅游发展的标杆,更应该在软硬件建设上带好头、树好旗,千万不要辜负了人们心中的风景!(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舒 生)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