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研究幸福感的。但是,放眼全球,当繁荣与平等愈发成对立之势,财富愈发向少数人集中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以提升人类幸福感指数为天职的经济学家跑哪儿去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安格斯迪顿的名字被宣布之后,很多人点头称是:意料之外,但应该是他!
诺奖授予迪顿先生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把目光投向全球财富在分配上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引起的贫困化,引发各国反思在提升国民幸福和减少贫困人口方面的行为和政策得失;而迪顿基于实证和计量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是一个启发和鼓励。
迪顿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在于对微观个体的计量研究,在方法论上给当下现实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各国在推进经济复苏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应考虑到微观层面的饱和度。经济复苏要创造有效需求,但是不能单纯地通过量化宽松这样的政策。当前各国央行都在利用宽松货币政策来帮助企业和消费群体解决债务融资问题,却没有关注到,世界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更多来自微观层面,比如收入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拉大。这导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造成企业家投资动力不足。这不是宏观资金成本的问题,而是消费者没有足够资金去消费。如果在实施政策时没有注意到微观层面的问题,会导致一边是流动性过剩,一边是经济运行乏力,造成资源浪费,贫富差距更大。
另一方面的启示在解决全球贫困化问题上。这既是有关人类的尊严和平等问题,也牵涉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今年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据说目标提前完成,但目前全球仍有7亿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之下。就像迪顿所说,我们并没有走出贫困的森林,对于地球上许多人类来说,情况糟糕极了。
(下转第三版)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