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婷):为迎接故宫博物院的九十岁生日,故宫的宝蕴楼区域、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经过全新修缮,10月11日首次正式对公众开放。故宫开放面积从此前的52%增加到了65%。紫禁城的部分城墙也首次对外开放,游客不但可以登上城墙漫步,还能进入东南角楼。
在故宫此次新开放的四大区域中,共设置了八个展览,包括寿康宫中主题为“万岁千秋奉寿康”的原状陈列展,“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慈宁宫的雕塑展,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等。这些展览各具特色,比如,“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用500余件文物展示了清代皇帝和后妃们怎样过生日,慈宁宫雕塑展展出了佛像、陶俑、陵墓雕刻等文物。
包括慈宁宫、慈宁宫花园,以及寿康宫在内的故宫西部区域过去一直是太后、太妃以及嫔妃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此前曾表示,由于过去九十年来,这片区域从未对公众开放过,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故宫的东面开放区域比较大,西边,慈宁宫、寿康宫这个区域,九十年来从来没有开放过,非常神秘。”
尽管慈宁宫和寿康宫直到才解开“神秘面纱”,但因为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影视迷们对其并不陌生。尤其是寿康宫,看爱《甄嬛传》的人都耳熟能详。在电视剧中,它就是甄嬛最后的居所。记者在实地探访寿康宫时随机采访了一些游客,发现很多女性游客都是因为看了《甄嬛传》,想看看甄嬛,或者说甄嬛的原型、崇庆皇太后生活起居的地方,才对寿康宫产生了浓厚兴趣。
“观众1::因为甄嬛呀,她就住寿康宫。”
“观众2:因为看(《甄嬛传》)那里面的介绍好多跟这个有关系,所以过来看看,正好它也开放了。”
“观众3:电视剧里有讲到这个,就过来看一下,这里面有她们住的地方的一些展览,把家俱什么的都摆放好,感受一下当时那些人住的那种感受,体验一下。”
在历史上,寿康宫是乾隆皇帝为生母崇庆皇太后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生活了42年。此次,故宫将寿康宫中轴线和东配殿,约600平方米开辟为原状陈列区,恢复到乾隆年代的面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主任王子林表示:“大家对这片区域特别向往,面积巨大,里面的陈设极其精美,其本上是概括了乾隆时候最精华的东西在这里,所以这次我们通过恢复原状,让太后宫完全恢复到乾隆盛世的面貌。”
寿康宫正殿及后殿采用开放式设展方式,用一面玻璃幕墙将游客与文物隔开,游客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宫殿中的原状陈设,包括宝座、屏风、香炉、瓷器等。
让许多游客感到惊喜的是,故宫此次还首次开放了紫禁城的部分城墙。开放的这段城墙位于东华门区域,在午门至东华门之间。游客不但可以登上城墙漫步,以较好的视野俯瞰紫禁城,还能进入建筑精美的东南角楼。不过,游客虽然可以登上城墙,但为了保证古城墙不遭踩踏,故宫方面在城墙通道上专门铺设了一条木质的观景栈道,所以游客脚踩的其实并非是真正的明清砖瓦,而是走在这条离地差不多20厘米的栈道上。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