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的产业才是可持续的产业,我们非常遗憾地跟媒体朋友说一声抱歉,揭阳的产业是环保欠帐较多的产业,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广东揭阳市市长陈东10日在广东省政府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陈东的道歉事出有因。揭阳是中国电镀产业基地,电镀、重金属的污染、纺织服装的漂染污染是揭阳发展的三大顽疾,而被称为中国最脏河流的练江就发源于该市辖下的普宁市大南山。河道弯曲、婉蜒如练的练江在汕头市海门湾入海,其流经之地臭不可闻,当地民众乃至潮汕籍海外华侨也将遭受污染的练江视为心中的一块“伤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此前对治理练江提出明确要求,广东省政府在2015年1月专门举行了练江整治现场会,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近日又赴粤东现场察看练江水质。朱小丹称,练江流域是广东水污染突出典型和重灾区,已经严重影响沿岸地区民众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练江流域水污染继续恶化,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流域各地要按照《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4-2020年)》,推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早见实效。
作为练江源头的揭阳“知耻后勇”。陈东当天说:“揭阳正视练江的污染,痛下决心实施全面整治。德国美丽的莱茵河在上世纪70年代是欧洲的排污沟,但现在莱茵河成为该流域200万人口的饮水源。莱茵河的治理启发了我们,也使我们有信心。我们也希望在治理练江的过程中形成揭阳能为全国作出贡献的环保产业。”
“但是我在这里拜托媒体朋友们也给我们一点耐心,因为几十年的积累,要一届政府就能完成,感觉到压力是非常大的。”陈东说:“我们希望得到媒体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在全市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谋求新常态下的绿色环保。”
练江入海口所在的中国知名侨乡汕头,对练江污染也有切肤之痛。汕头市副市长徐凯日前向广东省人大作报告时细数了练江存在的问题。他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练江,导致污染物排放量远超水环境自净能力。流域水质长期劣五类,水体已基本丧失自净能力,真正成为“靠天吃饭,靠天喝水”的地区。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的方案要求,汕头市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资金约261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环保治理方面约223亿元,水利建设方面约38亿元。
陈东在发布会上还介绍,揭阳正通过行业协会把全市6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的电镀大小作坊整合成37家电镀合作企业,投资近10亿元建设零排放的电镀园区,引进德国技术,谋求集群转型。他说:“该电镀园区年内可望全部投产,从而实现‘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记者 索有为)
(来源:中新社)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