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袭胸”事件引热议 拷问旅游业“执法”尴尬

2015年10月07日1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华清宫“袭胸”事件引热议 拷问旅游业“执法”尴尬

  视频:实拍:游客景区旅游陋习煞风景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西安10月7日电 (冽玮 马智峰)每逢长假,伴随着一轮高过一轮的旅游高峰,饱受诟病的“不雅”旅游行为,在中国内地普遍上演。有舆论指,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旅游日益成为中国民众所热衷的休闲放松方式,与此同时,游客的“不雅行为”在各景区频繁上演,在国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后,未有明显改观,引发社会对景区管理、服务和公民素质的讨论。

  在西安华清宫景区,有游客与贵妃雕像合影时,翻越护栏、无视引导标识,做出“袭胸”不雅动作;有游客脱去鞋袜水池中洗脚;在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人民卫士广场,3名年轻男子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头顶拍照。林林总总,引发众多网友吐槽。

  有网友戏称不雅行为游客“吴节操们”,看见花丛就入内拍照,看见古树就结绳祈福,看见长凳就卧倒睡觉,看见水池就投币许愿,看见文物就勒名刻石,看见雕塑就骑踩摸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旅游业持续繁荣,旅游观念却未能提升,大部分游客仍处于“上车听歌睡觉、下车购物拍照”的阶段,许多游客都有“到此一游”的拍摄情结,导致标志性景物成为“不雅”行为高发区。

  陕西师大历史学院教授王大卫认为,游客的不雅行为凸显游客人文素质与社会、景区监督管理缺失,必须构建一种大家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中国政府2013年10月实施《旅游法》,其中明确要求游客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2015年4月6日,中国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布实施。陕西吴起游客李文春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的举动,被列入为期10年的“不文明行为记录”,不仅影响再次出游,还可能影响信贷、出境等。与其同时被公布的还包括亚航事件张艳、王声,云南”开舱门”事件周跃等3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地区,手握“新旅游法”的旅行社和景区却有“无从发力”的无奈。执法主体不明确、罚则不够细化等问题让《旅游法》对不文明出游缺乏执行力。

  藉此,一些景区尝试着从价值引导、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规范游客行为,相关制度、规范也展现出较强操作性。

  华清宫景区市场部经理蔡秋琪告诉中新网记者,景区在杨贵妃雕像周围围起围挡,设立倡导文明漫画,引导文明出行,同时景区已初步确定,对在景区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的不文明行为将列入游客黑名单。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郭兴权认为,旅游不雅行为是旅游业从小众、高档消费发展成大众、普及型消费的过程中,一些游客的文明素质未能及时“补课”造成的,而在社会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服务完善提升后,仍未能明显好转,凸显的是游客素质未能提升的尴尬。(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