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抗疟在非洲获巨大成功 帮科摩罗实现零死亡

2015年10月07日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青蒿素抗疟在非洲获巨大成功 帮科摩罗实现零死亡

  中新社开普敦10月7日电 题:中国青蒿素抗疟获巨大成功 帮科摩罗实现零死亡

  中新社记者 宋方灿

  被问及青蒿素时,正在此间参加第二届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的科摩罗副总统福阿德·穆哈吉突然有些动容。这让他想起了家中曾经的苦难,以及在中国的帮助下告别苦难后的轻松。

  “我家里有3个人得过疟疾,过去每个月都要住院。”穆哈吉回忆说,“在科摩罗一般每个家庭都要有2至4人因为疟疾住院,为此每个月大约至少要支出60欧元。”

  为此,中国从2007年开始先后提供约8000万元人民币经费资助,让中国青蒿素走向世界、造福非洲人民。其中,商务部、广东省政府等公立渠道提供4000万元,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提供4000万元。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抗疟团队前往科摩罗实施了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从个体治疗扩展到群体药物干预,对疟疾防控策略进行了创新并示范运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项目先后于2007、2012和2013年在科摩罗所属的莫埃利岛、昂岛和大科岛地区实施,超过220万人次参加全民服药,3万多外来流动人口参加预防服药。2014年实现了疟疾零死亡,疟疾发病人数下降了98%,疟疾感染率从2006年的每千人142人,下降为2.8人。

  项目有效地遏制了疟疾流行,短期内实现了从高度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圆满完成了科摩罗快速控制疟疾的任务。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群体药物干预、使用中国的创新药物帮助一个非洲国家快速控制疟疾流行的成功案例。科摩罗总统伊吉利卢高度赞赏,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他本人因此还获得了非洲联盟颁发的2014年度疟疾突出成就奖。

  “项目的成功不仅在卫生领域对所有的家庭来说是解脱,使现在住院率为零,在社会发展领域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项目的成功给科摩罗带来了帮助,感谢中国政府自1975年来提供的全方位的协助和合作。”穆哈吉说。为此,他还算过一笔账:“项目直接或间接节省1100万美金的财政支出,同时挽救了科摩罗因疟疾死亡的民众生命,科摩罗会因为清除疟疾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提升国民收入水平。”

  穆哈吉认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国的医疗人员来到科摩罗,不仅与当地合作,还对该国的医师进行培训。“我知道,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说,“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我们在专业技术领域收到了一些成效,在抗疟方面也取得了很多专业上的进步。我们获得的经验在与中国和其他非洲国家合作的方面会发挥很大作用。”

  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奖,穆哈吉也十分高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我再次对她表示祝贺。我期待着在双边和多边领域与中国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进行合作,促进两国伙伴关系的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常红、闫嘉琪)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