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屠呦呦的力量源泉

2015年10月06日20:0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时评:屠呦呦的力量源泉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记者鹿永建)是的!显赫的荣誉的确应当属于为了人类健康和普遍福祉而孜孜以求、不避艰辛的科研勇士。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给十月金秋、广袤中国平添了欢乐。而载入史册的成功又源自何处呢?当代中国人该如何从中找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的妙方,并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立新功?这样的提问也摆在人们面前。

  与众人欣喜难言相比,85岁的屠呦呦接受记者采访时淡定平静并强调:荣誉属于集体。或许这种内心安静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就是科学名家的“品格配方”。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极其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就不可能战胜失败的恐惧和迷茫,就不可能找到突破口,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所以,任何的科学创新看似机缘,其实来自非凡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不怕染上中毒性肝炎;为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疟区奔走高温酷暑之下,喂患者服药。这背后的大爱与医者仁心,是更大的力量源泉。

  伟大的发明往往还有比个人和团队更深厚和久远的渊薮,青蒿素的发明就是一例。就在与屠呦呦任组长的中国“523项目”大致同时,美国也在进行新抗疟药物的研究,筛选了20多万药物,但效果不佳。而屠呦呦则根植于数千年积淀的中医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无怪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惊叹: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获诺奖的屠呦呦如是说,我们向有着科学家自觉的屠呦呦表示敬意。中国人要追求的目标不是下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项,而是带给人类另一个令世界惊叹的礼物和祝福!为了解决困扰人类的其他问题,当代科技与悠久传统的下一个结合点在哪里?找到这个结合点的人在哪儿?“中医药的宝贝不是没有,但不是现成的。”这直白的语言启发我们,也在向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发出挺进的邀请。谁能从其他传统智慧和当代科技的结合点上找到解决人类困境的突破口?要看他有没有非凡洞察力、视野、顽强信念和胸怀人类福祉的大爱。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