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粮王”的新战场

2015年10月01日04:37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老“粮王”的新战场

  本报记者刘伟林

  金秋时节,黑龙江省望奎县农民王跃贵在龙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控制室内,通过大屏幕逐块查看3万亩优质水稻的成熟情况,安排收割顺序。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水稻长得特别好,亩产能到1200斤。”

  记者说:“1200斤的单产不算高呀。”老王说:“现在种庄稼你不能只看产量了,我们生产的大米年初就被云南等省市的老板订购了,都是私人订制的,最好的有机米一斤29块9,普通米一斤才2块5,你得看效益。”

  老王可不简单,今年61岁的他是全省有名的水稻“技术大拿”,1985年开始种水稻,2000年以亩产1430斤的成绩当上了全省水稻单产大王,比平均产量高出了50%,还连续当了7年的县“粮王”。

  种地很牛的老王靠种地却一直没能挣到“大钱”,他自己有22亩水田,通过土地流转最多时种到57亩,种地年收入最多时刚刚过万元。看到当地龙头企业用现代化方式管理种植水稻获得的巨大效益,2009年他把22亩地全部流转到龙蛙公司,自己到公司当了技术顾问,把自己多年的生产经验推广到3万亩水稻上,年收入增加到5万元。

  老王的技术团队有7个人,其中4名大学生,他是头儿。他们把公司的水稻种成了精品。

  记者问:“过去种几十亩,现在管3万亩,能行吗?”老王说:“现在是现代化农业,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每块地的水肥量都是算出来的,这么多地过去得三四千人种,现在200多人就行了,地里的监测仪把温度、湿度、风速等直接传回来,跟在现场一样,拿手机就能看到。不光我们,客户也能看到,扫一扫二维码,连哪块地出的米都知道。”

  谈到今后的打算,老王说:“全变了,过去一家一户那么干不行,就得规模流转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老王告诉记者,公司明年计划把优质水稻扩大到7万亩,后年到10万亩,这也是他们这些种田老把式的新机遇。

  老王只是望奎县农民的一个代表,全县212万亩耕地中绿色特色作物面积已达64万亩,有54家农业网络销售企业,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的小微商户村村都有,从业人员1650多人,日交易额80万元。农民开始分享电子商务为优质农产品带来增值的果实,“粮王”老王找到了自己的新战场。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