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常同洲:原来回家要7、8天现在只要1天

2015年10月01日01:23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我在新疆”常同洲:原来回家要7、8天现在只要1天

常同洲(右)和伙伴正在排演节目。

  央视网讯(记者 王小英)1964年,18岁的常同洲从陕北老家来到新疆的时候,印象中他在戈壁滩行走了很久,才来到这座城市。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建的一名员工,他曾在这个地方的许多高楼大厦中挥洒过汗水,“看到新疆变得越来越好,自己感觉特别自豪”,对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变化,这位奔波在建设一线的老员工,太有发言权了。

  初来新疆见过最高的楼是8层

  “除了市区,周围全是戈壁,那时候的荒凉你没法想象”,常同洲依然记得,高楼很少,最高的建筑是八层,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都是各种铁皮房子和平房。

  “那时候来到这里根本不适应,风沙大,完全就是在戈壁滩上,风沙直接都能打到脸上,冬天太冷要穿毡靴戴毡帽”,常同洲有时候回想起来,甚至怀疑那段岁月究竟是不是真的。

  哪里需要建设他就去哪里,常年奔波在新疆各个地方的建筑工地,足迹跑遍了新疆,亲眼看着城市一步一步变大、变美、变好,天蓝地绿路宽,如今他对新疆是赞不绝口。

  年轻时虽然辛苦,但如今的常同洲看到新疆变化这么大,逢人便要说新疆好。

  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几乎跑遍了新疆好多地方,“新疆太大了,美景太多了,我身边很多人在这里生活几十年都没机会跑遍新疆”,在新疆诸多地方中,常同洲最喜欢昌吉和库尔勒。

  过去回家要7、8天

  很多人感叹,回不去的才是家乡。

  对常同洲来说,刚来新疆那几年,就是如此,想回家真的很难。

  “从乌鲁木齐坐车前往西安,要三天三夜,随后坐车到铜川-延安-绥德-米脂,在米脂住一晚才能回到老家,一旦遇上下雪天,回家梦就泡汤了”,常同洲说那时候回家就是伤筋动骨,回想那时候的回家经历,路途实在太遥远。

  如今回家,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只要一天就到了,“这就是变化”,常同洲向记者感叹,以前回到家乡,家乡人都觉得他在新疆吃苦同情他,如今回家却只有羡慕的份。

  在新疆生活了50多年,偶尔也会想起老家陕北,“我参加了陕北秧歌队,还耍社火,陕北秧歌新疆红”,在这里他找到了很多陕北老乡,大家没事就扭秧歌、耍社火,当地人也很喜欢看他们耍社火,常同洲耍社火,赶起毛驴来是一板一眼的,总会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新疆民间文艺协会会员。

  逢年过节跟老乡们玩一玩,在常同洲眼中,生活在第二故乡新疆,玩玩老家的秧歌,两个故乡早已经重合,没了距离。

(来源:央视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