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30日电(记者徐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家喻户晓,但歌中的主角——义勇军以及义勇军中传唱的许多军歌,很多人还不熟悉。
80多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寇入侵,民族危难之际,东北民众毁家纾难,一支支义勇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义勇军将士们创作了许多今天已经鲜为人知的军歌。虽然旋律各异,词作不同,但都发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声音:起来!
锦州东北义勇军研究会副会长张桂芝等学者认为,高鹏振创作的《义勇军誓词歌》,是较早产生的一首义勇军军歌。其他传唱较广的还有辽宁抚顺清原县一带流传的《血盟救国军军歌》、本溪桓仁的《辽宁民众自卫军歌》等。
1931年9月27日,时年34岁的高鹏振在锦州拉起了第一支抗日民众武装。誓词歌原是高鹏振在成立义勇军大会上的“誓词”。后来,北平抗日救国会派王立川到高鹏振部协助领导这支抗日队伍时,将“誓词”填入古曲满江红,教全军将士学会这首歌,在行军和操练中咏唱。
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很快在辽西各路义勇军中传唱开来。歌词是这样的:“起来!起来吧,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山河碎,家园毁,父母成炮灰,留着我们的头颅有何用?拿起刀枪向前冲!杀!杀!杀!”
“起来,起来”也成为众多当时传唱的义勇军军歌共同的开头。
在义勇军与日寇殊死战斗的年代,原汁原味记录下这些歌曲的非常不容易。就是通过义勇军和他们的后人口口相传,才使得下这些时代战歌得以保存,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今年72岁的赵扶民就是这样一位“传承人”。新中国成立后,赵扶民曾和当年高鹏振的部下在一起劳动,学会了这首誓词歌。后来,赵扶民在锦州当地寻访了多位老义勇军战士和村民,他们大都会唱几句这首战歌。
采访时,在电话那头,赵扶民给记者唱起了《义勇军誓词歌》,和着满江红的曲调,歌声先抑后扬,一唱三叹,令人感奋不已。
抚顺市政协等有关部门经过走访调研,还发现了在辽东地区活跃的一支义勇军创作的《血盟救国军军歌》。
1931年10月16日,抚顺清原县孙铭武、孙耀祖兄弟等人在当地拉起了队伍,建立了血盟救国军,并写成了一首军歌。
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平鲁曾访问孙铭武的儿子孙超。老人激动地讲述了父亲组织血盟救国军并创作军歌的经过,并说,歌开头部分像《苏武牧羊》的开头,“起来”二字是平而稍长的声音。
歌词是这样的: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
孙耀祖的孙子孙滦宁说,从小就听奶奶和父亲唱过《血盟救国军军歌》,自己也能完整唱下这首口口相传的战歌。
67岁的孙滦宁唱起这首歌时,挥舞着拳头,嗓门洪亮,眼噙泪花,唱到最后的“战斗”时,老人是拼尽了全力喊出来的。
“这些军歌是义勇军精神的象征。”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沦陷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洁说,义勇军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写进了军歌中,激励着将士杀敌报国。
时光沧桑,这些最早的抗日军歌,与后来的聂耳谱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历史学者们还在寻找各种史料,力求挖掘。
80多年后,听到一位位老人们唱出当年的战歌,仿佛把我们带回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听到一个民族的呐喊:起来!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