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9亿学生信息录入学籍系统 无商业用途

2015年09月30日05:3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教育部:1.9亿学生信息录入学籍系统 无商业用途

  原标题: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已录入1.9亿学生信息 无商业开发应用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新媒体电(记者罗争光)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现1.9亿学生信息入库,该系统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建设,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开发单位也没有任何商业应用。

  据教育部相关部门介绍,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围绕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部近年来重点建设全国学生、教师、学校等三大类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国每一名学生、教师、学校建立唯一电子档案,实现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

  统计显示,仅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现1.9亿学生信息入库,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7000万学生毕业、2.5亿学生升级、7000万新生入学、1100万学生转学,其中跨省转学最快不到9小时即办理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此前一段时间,一些家长反映学校要求他们通过“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上传孩子有关信息,担心信息安全,教育部专门就此进行了释疑和解答。

  29日,教育部再次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于该平台的性质,教育部相关部门表示,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建设,大唐电信旗下天天艾米(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承担平台的开发任务,双方共同管理,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无偿使用。平台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开发单位也没有任何商业应用。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建设与应用中投入使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于该平台的安全保障,教育部相关部门介绍,该平台按照相关安全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线前已通过信息安全专门服务机构的安全检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天天艾米(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之间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对平台使用权限和用户数据安全有明确协议限定。平台安全防护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安全防护可靠,应用过程中未发生平台信息泄露安全事故。

  对于此前家长担心的通过该平台开发的电脑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核查学生学习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教育部相关部门表示,本次核查,相关部门专门采取了两项安全措施:一是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保障所有确认表照片直接传送并保存在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平台不留存任何确认表照片信息。二是确认表照片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采取了可靠的加密方式,确保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目前,今年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已基本结束,根据工作安排,数据核查功能将于今年10月15日起停止使用,今后有关核查工作将采取其它方式开展。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