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从江县加榜梯田:稻谷飘香遍地黄

2015年09月29日11:17  
 
原标题:贵州从江县加榜梯田:稻谷飘香遍地黄

丰收在望的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一角。 刘朝富摄

  9月,金风送爽。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梯田,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9月下旬,《经济日报》记者从从江县城驱车80余公里,来到加榜梯田。从山脚向山顶望去,黄色由深变浅,绿色从无到有,散落其间的苗家吊脚楼,与不时低空盘旋的白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精美油画。

  山脚的稻谷已经完全成熟,农民开始收割稻谷,一弯腰、一挥镰,一茬稻子割了下来。看着长长的稻穗上满是饱满的谷子,村民王英杰笑开了花。他告诉记者,“今年种植了高产优质稻,同时在稻田养了鱼和鸭,鸭可除草除虫,鱼能增肥,不仅种出的稻米可口,售鱼卖鸭也能增收”。据了解,王英杰家的1亩6分稻田总收入预计将近万元。

  加榜梯田系当地苗族群众依山而建,梯田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坡度的平缓、山坡的大小,对梯田形态有根本性的影响。大多数田地都是只能种一两行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的仅有簸箕大,最长的可达二三百米。一年四季,加榜梯田的景色各有不同。

  每年四五月间,梯田开始注水,在太阳的照耀下,梯田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出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

  夏天的梯田,稻浪青葱,随着微风起起伏伏,宛如一条条绿色彩带迎风飘扬。

  冬季,注水的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绿色的绿肥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梯田最美的时候,当属金秋时节。秋风将漫山的稻田拂成一片金黄,螺旋状的梯田像无数金龙盘卧,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奇妙无比的美景。收割稻谷的农民一步步爬上山坡,山野菊花穿插点缀在梯田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丰收图。

  美景引得百客来。虽然远离县城,金秋时节的加榜梯田仍旧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记者驱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不时有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驶过。山顶上、公路旁、田埂上,挤满了摄影爱好者,相机“咔咔”之声不绝于耳。山中的美景,农民的笑脸……都成了游客手中镜头的焦点。

  来自江苏扬州的吴浩已经是第3次来加榜梯田摄影采风,他在山上待了两天。“前两次来,都没看够,这次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一天晴天一天下雨,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景象的梯田。相机的内存卡都快拍满了。”吴浩一边给记者展示自己的“成果”,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加榜的梯田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每年到当地观光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蜂拥而至的游客拓展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渠道,不少农民开办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当起了老板。

  “梁老师摄影之家”农家乐的老板梁文佳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梁文佳开办了当地第一家农家乐,没想到刚开张就宾客盈门。他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6000人次,收入达到10万多元。“今年十一黄金周,农家乐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房间被提前预定一空。”梁文佳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加榜梯田的农家乐已发展到27家,可同时接待近400人用餐。(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通讯员 刘朝富 吴德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