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农民在采摘脐橙。 郑家裕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三峡大坝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满山苍翠中,一串串金黄的橘子压弯了枝头,笑迎八方来宾,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20日,双休日,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夷陵区官庄村,满山满谷的柑橘绿中泛黄,游客们一大早或骑着自行车,或开着私家车,沿着绿树环绕的休闲绿道,翻越一条条硕果累累的山冈,一路欣赏万亩橘园美景。
官庄村是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橘园变景点,生态成品牌;人在村中走,犹如画中游。到官庄休闲,看白墙黛瓦的农家新居,走彩色沥青铺就的休闲绿道,赏生机盎然的橘园,吃绿色无公害的农家蔬菜,成为城里人节假日的新选择。
橘子红了,游客们络绎不绝地进村,乐坏了农家乐的老板们。观景平台边的橘香园山庄老板李军,一早就迎来了60多名游客,他们是宜昌城区“快乐大家庭”户外游QQ群的客人。“这里风景好啊!”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老板,能不能到你橘园里摘橘子?”“当然可以,两元一斤,随你们采……”一大群游客笑着闹着走进柑橘园,享受采摘之乐。下午,游客们满意而归,摘走300斤柑橘,享用了土鸡、腊肉等地道的土菜。这一天,李军收入6000多元。
李军把自己的25亩橘园变成采摘园,还把游客领进邻居李开发的橘园采摘。正在橘园里剪枝的李开发有17亩橘园,卖给打蜡厂1.5元一斤,游客进园采摘2元一斤,去年游客摘了3000多斤,效益增加了。他在橘园里打出采摘的广告,希望今年有更多的游客。
李军深信自己办农家乐走对了路子,去年9月他筹资18万元开办农家乐,两个月纯赚了5万多元。今年他又种了20亩杨梅,替城里客人代养了1000多只土鸡,他还成立了夷惠合作社,把附近80多户农户做的剁椒、豆瓣酱等土特产品,统一包装后卖到城里去。
官庄村有7000亩高标准精品橘园,每年橘农户均收入数万元。村里建设了仿古休闲旅游一条街,还修建了柑橘文化广场、柑橘博物馆、木纹牌坊、风景石等景点设施,推出了“橘黄稻香”等六条乡村游精品线路和“习家岗柑橘生态观光园”等一批特色景点。
晓曦红柑橘联合社张仁俊正寻思怎样办好柑橘文化节。“我们为橘农提供技术培训、劳务、农资配送、柑橘销售全程服务,力争建立完整的柑橘产业体系,帮助橘农创收增收。”张仁俊说。
宜昌是柑橘主产区,著名诗人屈原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橘颂》,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写下“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的诗句。柑橘不仅成为宜昌近百万柑农的摇钱树,还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载体,引导着农旅融合新潮流、市民休闲新方式。(经济日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淡争艳)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