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本报曾报道),近日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命名为“丹东一号”,今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开始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对解开这艘沉舰的身份谜团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已经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其中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破解“丹东一号”身份谜团的关键铁证。
在考古01船上的文物储藏室,记者看到一个圆形瓷盘,盘子的正中间写有繁体的“致远”字样。考古队周春水领队介绍,“致远”和“靖远”是姊妹舰,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的全套餐具也都是特别定制。其中属于靖远舰的一组餐具,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组餐具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推断,此次水下考古发现的瓷盘,盘子中央出现相同字体的“致远”标记,成为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周春水介绍,今年8月初考古工作开始以来,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有100多件,但考古工作还未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为保护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这些需要等到将来船体打捞工作计划出台后,再着手进行。
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爆发海战。此役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其中“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沉没在交战海区。此战中,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舰为掩护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日军舰队,英勇战沉,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来源:荆楚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