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鼓励开设舞蹈戏剧课

2015年09月29日04:04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高中阶段鼓励开设舞蹈戏剧课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提出,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同时,美育实践活动确定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

  >>政策发布

  3年后各级学校将开足美育课

  《意见》指出,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等问题。

  根据总体目标,2015年起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教育特点,《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美育教学要求。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等。

  舞蹈戏剧有望纳入高中课程

  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任意性选修课程。

  《意见》指出,美育实践活动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将学生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作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严禁任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

  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农村任教

  师资队伍建设是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指出,各地要制定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紧缺问题,建立农村中小学校美育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等形式,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此外,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

  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因地制宜成立相关工作室。

  建立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已列入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并作为对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在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每三年组织一次学校美育质量监测。

  >>北京落点

  加大舞蹈老师的教学培训

  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表示,北京市近几年一直在初中高中推广开设舞蹈、戏剧等课程,仅素质教育实验校的规模就达到了100所。

  王军表示,近几年北京市引进了一批专业舞蹈老师进入课堂,取得较好的效果。他表示,目前师范学院学习舞蹈表演的学生较多,但学习舞蹈教育的学生还是少数。因此,北京市会加强舞蹈老师的教学培训。同时,还将委托艺术院校继续研发舞蹈课程。

  王军坦言,推进美育课程的困境主要集中在师资和场地两个方面。目前,舞蹈师资仍然缺乏。此外,在场地方面,很多学校不具备舞蹈专业教室。尽管高中阶段主要是以艺术欣赏为主,但也需要实践练习,场地不足一定程度也制约了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学校案例

  舞蹈成高三年级必修课

  北师大二附中从2011年开始在全体高中生中开设舞蹈课,至今已有4年历史。

  该校艺术组舞蹈老师王小莲介绍,目前学校在高中三个年级均开设舞蹈课。其中高一和高三全员必修,高二是选修课。每个年级学习目标都不相同。

  在高一年级时,以普及性的舞蹈教育为主。男女生一起上课,学习身体的律动等,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在高二时,舞蹈课以技能型为主,可选修学习交谊舞、芭蕾等。高三年级的舞蹈课主要以减压为主。

  王小莲说,在上课之初,男生女生们还会有些尴尬。但是,很快这种尴尬就被打破,在艺术小组合作时,男女生进行了很好的配合,有时候一些男生的创作力甚至超越了女生。舞蹈课成为学生们释放压力、表现自我的地方。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