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不管辉山乳业事件如何延展,食品生产厂家和监管部门都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舌尖上的中国,“食”刻安全。
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超限,数值高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mg/kg),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但辉山乳业回应称原料奶检测结果在0.7—2.74间,属正常范围。目前,涉事产品已下架。
此事一出,顿时勾起了无数网友的敏感记忆:硫氰酸钠会不会是另一个版本的三聚氰胺?众所周知,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即出自河北省,直接导致三鹿集团倒掉。与三聚氰胺相比,硫氰酸钠也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硫氰酸钠。
由于真相未明,疑窦重重,尚不能武断认为辉山乳业一定存有问题,在更高级别的权威部门并未裁决、尤其是辉山乳业正在为自己鸣不平之际,对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轻下断言,并不合适。一定程度上说,河北监管部门的相关裁定,对辉山乳业就是致命打击,何况辉山乳业还是一家上市企业。
就目前而言,河北相关监管部门应直面辉山乳业的疑问,比如抽检出辉山乳业的问题商品后,为何不及时通知企业?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本有权利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不及时通知就错过了最佳时机。最重要的是,河北方面抽检的产品已于8月25日过期,而辉山乳业直到9月18日才知晓此事,这种时间差的背后有无秘密?
当然,辉山乳业有权利喊冤,有权利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不可信口开河,也不可顾左右而言他。比如,所谓的辅料没有带入硫氰酸钠的可能,就令人怀疑。既然没有主动添加硫氰酸钠,为何9月份加工后的产品硫氰酸钠却高达6.5mg/kg,远超原奶均值?
平息争议,需要更高层面的监管部门介入,也需要充分尊重辉山乳业的话语权。既不能冤枉一个守法企业,也不可放过一个问题企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所求并不高,所需很朴素,就是食品安全。没有安全,遑论其他。特别是国产奶粉曾屡现危机,已产生“蛇咬效应”,民众对国产奶粉缺乏足够信任。如今国产奶粉已在艰难爬坡,试图早日越过信任危机,如果辉山乳业被证实有问题,对尚未摆脱困境的国产奶粉,或是雪上加霜。
有网友感叹:孩子只有一个,怎么还喝国产奶?甚至有人问:国产奶粉还有救吗?这些言辞充满情绪化,不无偏见和成见,但足以说明国产奶粉确实给一部分国人留下不良印象。难道中国奶粉再度到了最危险时刻?不必得此结论。但是,欲修复国人信心,奶粉企业必须争气,监管部门必须给力。
食品安全问题,一度被称为公众的“心头之患”。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才能真正使民众享受到舌尖上的安全。不管辉山乳业事件如何延展,食品生产厂家和监管部门都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舌尖上的中国,“食”刻安全。
相关报道见B35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