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25日电(记者滕军伟)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的故事,当地人并不陌生。而当他的事迹被媒体广为报道后,人们对他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走进莱州市农业局,大厅屏幕上的“登海精神”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连日来,农业局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学习李登海的先进事迹。“在李登海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志气,看到了中国农民勇攀科学高峰的勇气。他是莱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莱州市农业局局长杨玄迪说。
“学习李登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心系农民、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赤子热情;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不甘人后、敢攀新高、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杨玄迪把登海精神做了以上总结。
作为农业系统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李登海心怀报国梦想,44年如一日,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开创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道路。
网友“烟雨自乐”说:“读李登海的事迹,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的坚持。正是在这份坚持下,他才能心无旁骛地探索创新,最终傲立于玉米育种的世界之巅,事业‘登’峰造极,人生‘海’阔天空。”
登海种业科研室主任张明在登海种业工作8年,一直在李登海身边从事科研工作。他说,李院长吃住和员工在一起,事必躬亲,一开始,很多人都不适应他的工作节奏。慢慢地,所有员工都认可了李院长的这种执着精神,虽然工作很苦,但我们没有怨言。
大学生村官刘玉杰说,看了李登海的事迹,非常感动,也深受启发。“相比他来说,我们现在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的条件要好很多,我们更应该扎根于基层,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价值。”
作为李登海的直接受益者,不少农民看了李登海的事迹后,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烟台市种粮大户姜艳种了300多亩登海618玉米品种,亩产量从过去的800多斤,增长到现在的1500多斤。她说:“没想到登海为了农民,受了这么多苦,真挺佩服他的。”
烟台市民杨和迎说,李登海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人逐步成长为与袁隆平齐名的中国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他的事迹充分地阐释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年轻人应该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创业精神,砥砺品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