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校园里书写足球梦

2015年09月23日06:3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山东滨州:校园里书写足球梦

  刚刚升入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三班的新生边瑞智现在有了一个值得“炫耀”的身份:市级少年精英足球队、学校足球队和班级足球队的主力队员。

  而在去年,边瑞智的家人为要不要让孩子踢球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爷爷奶奶担心,孩子是独苗,踢球又累又危险。叔叔认为,孩子是一棵好苗子,就得好好培养一下,有可能成长为一名职业球员。爸爸说,万一成不了职业球员咋办?课程落下了怎么补?球员当不成,大学考不上,岂不成了大麻烦?

  在滨州市足协主席李辉看来,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专业教练队伍,缺少专业场地,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担心学生在踢球中受伤等问题是目前阻碍校园足球发展的“五座大山”。

  “只有合理地解决了校园足球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孩子们的足球梦才能更好地得到实现。”

  为了扭转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踢球影响学习”“只有学习不好才会去踢球”的传统认识,滨州市建立足球门槛准入制度,对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停止足球训练,不能入选班级、学校足球队。滨城区第三中学、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吕小学在选拔校队队员时就明确要求,成绩达不到班级前30%者不能入选。同时,制定鼓励足球特长生发展的初中、高中升学政策,建立相应的训练体系,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时打破划片招生格局,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除了学习成绩,家长还担心安全问题。滨州市通过增办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保校方无过失责任险,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减少家长的顾虑。

  滨州市大力投入,促使软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学校建起标准的人工草皮足球场地,随时对孩子们开放,市里建起10个标准的笼式足球场,还在全民健身广场建起全天候免费对市民开放的标准足球场。

  滨州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张金明拿着最近统计上来的教师名单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共有学生5万余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而足球教练人数仅有138人,教师学生比为1:362。为解决足球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滨州市教育局与市足协密切合作,采取有偿购买服务与无偿帮扶相结合的方式,由市教育局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从市足球俱乐部或足球大联盟的教练员、运动员中挑选优秀人才到校园担任足球教师。

  现在,边瑞智每天满怀信心地读书上课,课下无忧无虑地踢球。今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他的成绩不但没有落下,反而向前迈了一大步,以优秀毕业生的资格升入全市重点中学。

  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校园足球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心素质,还带动了滨州纺织、绳网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召群 李雪海)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