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疆达坂城9月22日电(记者刘杰)“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由“西部歌王”王洛宾整理编曲的这首《达坂城的姑娘》让丝路小镇声名鹊起。如今,在这个“盛产”美女的地方,姑娘们开起服装店、办起加工厂、走进企事业单位,通过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时代大潮中展现出独立自信的靓丽风景。
越野车行驶在达坂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窗外大风呼啸。被誉为“风谷”的达坂城常年刮6级以上大风,路边的树木都斜着长,远处平坦的戈壁上竖立着丛林般的白色风机。
她挽着发髻,一身工装利落而职业,由于过敏体质从未使用过任何化妆品,面容清丽,皮肤白里透红,眼神淡然柔和。
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达坂城过去只有坑坑洼洼的石头路。这样的路,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达坂城供电所职工王晓兰走了5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抄表员,王晓兰刚工作时每天骑自行车往返20多个村庄,一家一户地抄电表,有时农牧民家里没人,只能一趟趟跑。
“大风天飞沙走石,眼睛睁不开,自行车没法骑,只能走路,逆风时走不动,顺风又把人刮得摔跟头。”王晓兰说。
走在达坂城的街市上,卖西瓜的老人、餐馆的大姐、逛街的村民都会跟王晓兰亲热地打招呼。“我腿脚不好,晓兰就像我的亲女儿,二十多年了,每次都上门帮我充电卡,还帮我在电表上刷好。”村民赵国真说。除了帮助像他这样身患疾病的,王晓兰还多年默默帮几户困难家庭缴纳电费。
正在走访客户的王晓兰遇到了好友帕提古丽。提到《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两姐妹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时候,听到这首歌都觉得特别亲切。”
“当年我们都扎着长辫子,还相互比较,看谁的辫子最黑最亮。”帕提古丽开心地说。和母亲、祖母一样,过去帕提古丽是家庭主妇,这几年孩子长大,她勇敢走出家门,在一家地磅站找到了工作:“有一份工资、有一份工作觉得特别快乐。”
曾经,达坂城的姑娘只有通过出嫁改变命运,如今,越来越多的姑娘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容貌清丽的热孜古丽几年前在国道旁摆摊卖当地特产——大豆,如今她在达坂城开办了一家大豆加工厂,还注册了商标。她的产品不仅在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的几十家连锁店广受欢迎,还远销内地省市甚至中亚国家。
与这些达坂城的姑娘们一样,近年来,在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天山南北的各族女性走出大山、走出草原、走出乡村,她们接受了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资金和政策扶持,用勤劳和善良为自己赢得尊重,用独立和自信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路。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