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今年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进行了集中修订,新教材已投入使用。本版今天刊登6篇由教材修订组首席专家撰写的体会文章。
——编 者
站到时代和实践发展前沿 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组首席专家 逄锦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和教材,是对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5年《原理》教材编写开始到其后的几次修订,编写组就确定并坚持明确的针对性,即着力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在160多年前产生的,今天时代和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还会有用吗?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贴近实际,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现实针对性方面,这次修订的主要任务,是站到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取得的最新理论进展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充实到教材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基本原理的高度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是在绪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阐述中,增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若干基本观点中,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等。二是教材前三章哲学部分,重点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论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新表述。将有关实践的内容调整到认识论中,突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容。三是第四章、第五章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有关重要思想,作了较多修改。同时,进一步淡化“史”的痕迹,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色,突出了原理的特色。四是第六章社会主义部分,重新设计和安排各节、目,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有关重要思想,特别是将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写入教材,并阐述其重大意义。五是第七章共产主义部分,体现习总书记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和论述,同时注意避免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有关内容的重复。
二、充分吸取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代感和教学适用性、可读性。主要有:一是在第二章更好地阐述价值和价值观问题,为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进一步规范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等相关表述,使之更加简明精当。二是在第四章资本主义部分,删减与中学教材重复的细节阐述,更集中地概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以便于老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三是第六章社会主义部分,进一步理顺思路,调整结构,增强理论性,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四是第七章共产主义部分,对节和目作适当调整,对表述方式作较大改进,以增加共产主义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五是各章均删减不必要的文件语言,尽可能以贴近学生的教材语言来讲解道理,并融入习近平总书记若干有特色的生动性表述,以增强可读性。六是进一步调整、精简和优化各章的教学要求、阅读文献和思考题,适当增加知识资料框,使版面更加活泼。
实践和时代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编写组将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紧跟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步伐,充分吸收实践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的意见建议,把教材编写得越来越好。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组首席专家 陈占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用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今年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决定再次对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进行修订。我作为《概论》教材的首席专家,在工程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自始至终参加了教材的修订。本次修订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的思想观点和重大论断。这些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概论》教材本次修订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比较系统地阐释,并贯彻到全书之中。一是在第一章进行总体阐释,在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单列一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系统阐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突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实践要求。二是在第六、七、八、十二章,增设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节或目,分别予以深入阐释。三是在结束语中,强调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二、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调整更新部分章节的内容。一是将第一章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调整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活的灵魂”,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的重要意义。二是对第七章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从节到目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写。三是对第八章第四、五节,减少了工作部署方面的内容,增加了理论分析和阐释方面的内容。四是第十章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加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五是第十一章第四节,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新设置了节和目,进行了全面改写。
三、吸收一线师生比较合理的意见建议,改进教材的表达方式。作为集中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教材,在保持理论表述准确、严谨的同时,努力改变呈现方式,表达尽可能通俗平实,并增加了一些链接、资料、案例、数据、图表等,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使用该教材。
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组首席专家 胡云腾 沈壮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活便会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起步新的人生阶段的重要引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自2006年投入使用以来,历越十年,其间数度修订,已经打磨成为师生们非常认可的一本示范性教材。本次修订在总体坚持原有教材体系框架、充分体现原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章节目,充实了新的教学内容,并在教材呈现形式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是全面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如在第一章充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重要论述;第二章充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第六章系统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八章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强调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尊重法律权威。新修订教材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广大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中央最新精神的理解。
二是进一步体现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贯穿的主线索。新修订的教材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贯穿全书各部分,如在绪论中设专节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等,在结语部分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为题,进一步点明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应当明确的落脚点,阐述了大学生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三是对思想道德部分内容进行增补修改,努力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要求。新修订的教材充实了中华民族注重高尚精神追求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任务与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如第二章以中国精神为主线,重新设计了章节目的标题,增加了中国精神、时代精神等有关内容;第三章第一节,增加了正确认识人生矛盾等内容;第四章增加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相关内容;第五章将原第七章道德规范内容进行了强化,增加道德实践的有关内容。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提升自我修养、担当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是对法律部分进行调整完善,着重体现“知”“信”“行”的逻辑思路。第六、七、八章在充分吸收原书中法律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法律部分的理论性阐述,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全面依法治国、公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等内容的阐述。如第六章主要介绍宪法法律、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及其内容和特点,从而使大学生在原有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法律必备知识,进一步解决“知晓法律”的问题;第七章着重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些基本概念、观念和理论,这些内容对形成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意义重大,有助于从思想上树立“崇尚法律”的意识;第八章着重介绍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论述大学生如何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如何自觉地用法律武装自己,掌握正确“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本领。
新修订的教材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对文字表述作了适当修改,内容更加平易近人、可读性更强。期盼新面世的教材能够受到师生的喜爱。
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条主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组首席专家 沙健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组于2015年2月初成立并开始工作。经过分别听取一线师生、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修订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了反复修改。这次修订,着力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历史实际,准确、生动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进展、理论的新成果,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是本次教材修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修订版最突出的特点。为此,修订组将本书的下限从十八大延伸至十八届四中全会后(至2015年上半年)。在第十章中增写“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一节,主要补充三方面内容:一是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中国梦的提出。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二是论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出这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三是论述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主要包括: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些实践成就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论述的针对性,提高教材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修订后的教材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一步从正面讲清若干重大问题。主要是进一步论述了关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问题,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一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与此同时,教材还增写了若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情况或历史经验。主要是:加强对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和反腐倡廉、密切党群关系的论述,增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所做的6项有关规定等;加强对抗日战争的论述,进一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加强对正面战场情况的介绍和评价,加强对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及其意义和地位的论述等;增写1948年的反美扶日运动的兴起及其原因;加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叙述及其意义的论证。增写上述内容,有利于提升教材的思想性,增强针对性。
三、改进写作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增写若干有助于说明重大问题的生动材料或论断。如在论述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时,增写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原因的评论,帮助学生认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黑暗。二是合并相近的内容,并对原有内容作适当精简。主要是减少重复、简化叙事过程、删除一般性论述、精练文字等。
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这次教材修订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听取一线师生和广大读者的意见,为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及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站在理论制高点上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生教学大纲修订组首席专家 侯惠勤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站在理论制高点上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是修订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的立足点。本次修订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材。这次修订教材,最主要的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最新战略部署贯彻到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教材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与时代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格局、新特征和大趋势,突出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和对于当代世界潮流的推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共产主义理想贯彻到正确认识当代社会思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特征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之中,从而引导博士研究生明辨理论是非、增强理论素养。大纲据此对各章节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修订。如“导论”增加了“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内容,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当代的历史条件中;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加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增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增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第六讲“当代社会思潮”第三节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为标题,增加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充分反映当前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新特点新需要。
二、结合当今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反映本学科领域研究新成果。在教学目的设置中,不仅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还结合时代变化和博士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更加突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要求。如在“导论”部分专门增加了“坚定理想信念与提升精神境界”的内容,即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把学习思考作为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看家本领”。对第三讲、第四讲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注重先从问题入手,再理论联系实际展开阐述,提出一些新思考新认识。各章均增加了对于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的讨论和阐发。
三、落实教材修改“步步高”的目标要求,尽量减少与其他教材的内容重复,体现教材修改新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地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理论的彻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修订紧密结合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实际,紧扣时代发展,紧扣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努力使整个大纲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更前沿,从而实现既与本科和硕士教学相衔接又避免重复,较好体现“步步高”的目标要求和教学特点。如第五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增加了“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内容;第七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增强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最新特征及其趋势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矛盾本性的当代表现作了更深入的解剖;第八讲“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历史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减,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深入阐释,论述其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我们希望,以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为教学指导,通过广大高校教师的精心教学传授,博士研究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生教学大纲修订组首席专家 顾海良
自2010年开设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以来,这是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三次修订。这次修订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内涵。
教学大纲“导论”的修订重点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的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深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等问题上。“导论”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除了“导论”在总体上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外,在教学大纲之后的各讲中,还进一步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前,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重要的就是要讲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的就是要讲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大纲的第一讲到第八讲,分别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及当代中国与世界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要问题作了阐释,力求从硕士研究生教学需要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作出梳理。比如,在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集中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改革重点,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等问题。其中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问题作了重点阐释,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讲还在阐释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问题时,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问题作了说明,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对于提升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问题作了阐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比如,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在对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问题的阐释中,重点阐明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同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用“教学大纲”方式规范教学内容,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在这次教学大纲的修订中,课题组作了较为广泛的调研,特别是深入高校听取各方面的修改意见,多方面听取一线教师和研究生的需要和要求。我们希望这次修订的教学大纲,在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体系的日臻完善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能有新的进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8日 2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