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 本报实习生 苏亮月 绘
■叶青
家长会原本是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平台,成功的家长会应该通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探寻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现实中,多数学校家长会的效果并不理想。一般学校每学期的家长会都安排在期中或者期末,教师是会议的主角,通常都是一讲到底。程序上也无非是先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切入“正题”分析考试成绩,最后是向家长提出配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会后即使有个别的交流,也往往草草过场,缺乏实效。家长会每次都是教师讲得枯燥乏味,家长听得不胜其烦,学生进步收效甚微。因此,这样的家长会对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为了能改变这种局面,发挥家长会应有的功效,我校从2013年开始尝试“家长会客厅”制度。所谓“家长会客厅”,就是指以家长(或学生)为主体,以小型沙龙或者论坛方式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家长会。其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家长约谈班主任老师及任课老师;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约谈家长(或学生);家长约谈校各部门负责人或者校各部门负责人约谈家长。为了保证效果,人数通常控制在8人以下,每月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个月最后一周周五的傍晚。
会议可以在班级、教师办公室等半封闭场地,也可以在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因为人数少,氛围宽松,家长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真实表现,交换各自的想法;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教育经验与心得;老师也能给予家长、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关键的是“家长会客厅”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从头讲到尾,而是大家带着问题,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在一种非常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性和实效性都非常强。
自从学校实行“家长会客厅”制度以来,每月一次的“会客厅”和每学期一次的全体家长会两种形式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高年级的家长说:“原来开家长会,我们都是当听众,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现在好了,我们可以提前预约老师,可以坐下来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且往往能够从老师那里得到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家长会的形式真好。”
其实,对于学校来说,每一位家长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和智慧。因此,如何发挥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了学校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家长会客厅”不仅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家长会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家长从“被教育者”,走向了“教育者”,把家长变成了我们的“教育同路人”。它极大地激发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一来,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老师们的孤军奋战,而是变成了老师和家长共同的事业。因此,每一位家长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要为孩子的成长、班级的进步,甚至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家长会客厅”,一个不起眼的变化,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小学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