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国难不忘、耻辱不忘、警钟不忘

2015年09月16日15:1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时评:国难不忘、耻辱不忘、警钟不忘

  新华网沈阳9月16日电(记者徐扬)每逢9月18日,沉重悠长的钟声会回荡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这是对中华儿女血肉筑长城的缅怀,是对14年浴血抗战的礼赞,更是敲给今天的警钟:国难不忘、耻辱不忘、警钟不忘。

  9月3日,抗战胜利日大阅兵的喜悦与自豪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9月18日,我们再次回望,从伟大的涅槃重生中铭记苦难,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找寻众志成城的力量、谨记安不忘危的哲理,激发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从胜利回望灾难,就是要用历史照亮未来。历史反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底气。当年的中国四分五裂、内战连绵、一盘散沙。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抗争,以血肉之躯迎战强敌,捍卫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回望灾难,今天的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胜利回望灾难,就是要警醒人们“安不忘危”的哲理。今日之安,不是谁赐予的,或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中国军民用3500多万伤亡拼来的。尤其是硝烟虽已散尽,但军国主义的死灰仍在妄图复燃。有些人至今仍不愿正视历史,甚至采取历史修正主义的做法,为侵略涂脂抹粉。因此,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国耻国难不能随风而逝,警钟须长鸣于心。

  从胜利回望灾难,方知和平安宁的珍贵。为了宝贵的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这是百年来的苦难历史和抗争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启示。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昔日的加害者阴魂不散,开历史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国难不忘、耻辱不忘、警钟不忘——让我们共同面向未来做出庄严承诺。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