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保的老人还会“讹人”吗

2015年09月15日08: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有医保的老人还会“讹人”吗

  “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这个老话题又登上了新闻热度榜——9月8日晚,安徽淮南师范学院门口的一位老人指控路过的大学生把自己撞倒。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还需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如果这次真是老人“讹人”,类似事件一次又一次出现,有必要反思这背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当老人付不起医疗费时,会不会更容易“铤而走险”去讹人?

  看几次事件中“讹人”的老人,大多数身体存在问题,有些是自己摔倒后受伤。淮南师范学院门口的这位老人,送到医院检查后结果为右腿骨折,需要做手术。不管老人有没有讹人,其一口咬定被人撞倒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找人替他们支付医疗费用。

  其实“撞人”还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前几年,一位老人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后来证实这位老人根本没有医保,每月工资1700元左右,之所以善意说谎,是为了给肇事者解围。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离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没有医疗保障,看病难、看病贵是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前不久,北京发起了北京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投保人在市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任何合法活动期间发生的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均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项目共分为A、B、C三款产品,保费从15元至50元不等。北京市民政局对户籍60周岁及以上的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及失独老年人等五类人员都投保了一份A款产品。老年人意外险扩大了社会福利,让更多弱势老人有了受伤后的医疗保障,也保护了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

  不过,从实际消费看,老年人即使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但由于保险金起付标准“门槛”过高,或参保老人自负医疗费用的比例高,一旦老人患了大病、重病或慢性病,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支付就会严重不足,老人不得不自己支付很高的医疗费用,这依然给低收入老年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我们多希望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人与人亲亲和睦。“老人讹人”其实也敦促有关部门反思并采取行动,努力让更多纠纷化作一句话:“没事,我有医保。” (孙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