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出的青铜器。京华时报记者 王海欣 摄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宋代珍贵字画、神韵佛造像……日前,“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开幕。展览荟萃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文物,旨在增强国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2月10日。
据了解,该展览分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韵”、“传世良工”、“国宝回归”五个主题单元。
“宗邦重器”共展出40余件国博近年征集的、首次公开面世的青铜容器。记者注意到,此次展出的青铜容器制作精美,且大多数都带有铭文。例如,士山盘展现了西周王朝派遣使臣巡戒征察诸侯和贡献的管理模式,并填补了西周宾礼之缺;海外回流的青铜器件件带有长篇铭文,内容涉及西周的册命制度、祭祀礼仪、宗法世系等。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目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约有1000万件之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藏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剩下的大量文物仍散落在海外私人藏家和机构手中,成为现在国际文物拍卖市场的主角之一。
国家博物馆通过鼓励社会捐赠、依法追索文物、申请国家专项基金对重点文物进行征购等途径促进文物征集。近十余年来,国家博物馆展出新入藏青铜器、佛造像、书画碑帖、陶瓷器、家具、漆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藏品40多万件,有不少是国之重器,有些已被充实到基本陈列或专题陈列之中。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