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观察
房企数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性拐点正在到来。2011年之前的约十年,行业利润率很高,而2011年开始,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微利项目、甚至亏损项目越来越多。
近日公布的142家上市房企201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负债合计近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平均负债率为76.8%,创下近年峰值,超过四成负债率超过70%红线。净利润率只有约9%,相比2013年已显著下滑约3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说明了哪怕是上市公司型的房企,日子也并不好过。负债率超过70%,属于风险增加的区域。在楼市繁荣期,部分房企高负债,就意味着高杠杆,这是有利于快速扩张的。但在市场平稳期或低迷期,仍出现高负债,多属经营压力和风险的显现。
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625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8.1%。今年以来全国楼市复苏,但是区域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显著回暖,二线城市有所反弹,而广大三四线城市复苏乏力,住宅库存仍处历史偏高水平。
上市公司业绩已经显现承压,而更多的中小房企的经营压力更是在继续恶化之中。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6万家,2013年增至9.1万家,其中仅在受金融危机冲击后的2009年房企数量略有下降。
从房企数量变化来看,看似并无压力加大的迹象;其实不然,房企数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性拐点正在到来。房企数量一般与全国新房销量呈正相关。1998年以来,我国新房成交量不断增长,其中仅2008年和2014年下降。全国新房销量未见历史大顶,房企数量不可能大幅下降,因为是按项目公司统计的。2014年全国房企数据尚未公布,很可能再次出现下滑,也就是说,2014-2017年间很可能将会出现历史高点。
笔者曾经指出,2011年全国房企购地量事实上已经见到历史大顶,2013年全国新开工量也已是见到历史大顶,2016年或2017年全国新房销售将也很可能见到历史大顶。所以房企数量很可能在2013-2017年见到历史大顶。另外,近两三年行业并购案例越来越多,这从融创的频频行动即可管窥。这也会加速房企数量见顶。
如果从更大的视角和格局观察,其实2011年已经是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的分界线。2011年之前的约十年,行业利润率很高,绝大部分时间段,开发商不管大中小,过得都是胡吃海喝的蜜日子。而2011年开始,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微利项目、甚至亏损项目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中小房企的苦苦挣扎自不必说,即便是在一线城市风光抢地的那些大房企,谁又敢拍胸脯保证高价地一定能带来高利润?
因此,以历史的眼光看长期趋势,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退出这个行业,而继续呆在这个行业的多数企业也将转型,这是一个行业的宿命。但并不代表这个行业的完结。一方面二手房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更新将一直存在。另外,新房开发行业的集中度还将继续提高,10-20家大型房企的营收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这个行业的游戏还将继续,只是玩家哭多笑少。
□杨红旭(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