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儒商文化做人才培养“大文章”

2015年09月10日05: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以新儒商文化做人才培养“大文章”

  在烟台某创业园云端网络公司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几个年轻人正围成一个U字形办公。公司CEO是年仅24岁的陈文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创业了。

  “第一个是淘宝皇冠店,第二个是校园邮购。”陈文强说。

  去年5月,陈文强和3个同学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办了云端网络公司,主营校园快递业务。“我们有一个乐校App,大学生下载这个App就可以享受快递从校门免费送到宿舍的服务,以后我们还会加一些线下社交活动,最终目标是打造成为大学生生活服务平台。”陈文强说。虽然目前公司还在起步阶段,但是业绩已经让他比较满意,“公司的业务范围已覆盖了全国100多所高校”。

  在陈文强看来,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要敢于实践、勇于创业。“创业方向最好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选择一个市场最大的去做。”

  谈到自己的这股创业闯劲的动力源泉,陈文强认为,还是源于在母校所接受的新儒商文化教育。

  这个山东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将新儒商文化教育视为母校的“魂”。“培养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院的特色”。陈文强说。

  据了解,建校30年来,山东工商学院致力于打造新儒商文化育人品牌,形成了“商蓝融合,煤经渗透,培养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意识,做一名文明的当代大学生。

  新儒商文化办学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校方介绍,学院立足地处齐鲁之乡的优势、结合自身财经类院校的类型特征,对儒商文化进行新提炼、新概括。为此,山东工商学院还特别打造了以“弘扬核心价值,传播儒商文化,服务多元成长,引领主流思潮”为宗旨的“新儒商文化讲坛”,推动学校新儒商文化教育开展,营造校园新儒商文化氛围,培养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儒商精神。

  除了大力加强新儒商文化教育,山东工商学院还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提高办学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

  为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制高点”的作用,山东工商学院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开选拔”的原则,为重点学科选聘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学科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建学术团队,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等,力求实现依托高层次学科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的目标。此外,山东工商学院还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推行了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制度。

  在不断优化、强化学科结构的过程中,学院提升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层次、水平和质量,凝聚了一支思想活跃、学术造诣深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

  在做好人才培养“大文章”的同时,学院还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把“政府最关注,企业最需要,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形成了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地区经济双向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山东工商学院还不断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初步建立起“理念、制度、资源三位一体”,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技能提升和创业项目孵化的四层次创业教育体系,“文化、课程、实践三个平台”的“三四三”创业教育基本框架。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建4年时间,先后孵化出37家自主创业企业,涌现出一批像陈文强这样的创业明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