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老师,请你不要走”——两位乡村教师的期与盼

2015年09月09日18:0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年轻的老师,请你不要走”——两位乡村教师的期与盼

  新华网武汉9月9日电(记者王自宸)“希望年轻的老师不要走,这是我们老师的希望,是学生的希望,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教师节即将到来,54岁的乡村教师毛传芬如此许愿。

  毛传芬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柿贝民族小学的教师,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已经在乡村学校耕耘36个春秋。明年暑假前,她就要退休了。

  “我们学校一共7位老师,只有两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他的马上都要退休,要是没有年轻人过来,或者干几天就走,那孩子们去哪读书呢。”说起自己的心愿,毛传芬忧心忡忡。

  柿贝民族小学位于武陵山区,它修在悬崖边上,山脚下就是清江,从学校到镇上要1个小时,到县城更要将近4个小时。目前,方圆20公里内3个村子共计21名孩子在这里读书,是典型的麻雀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教学、生活条件艰苦,近年来只招到过两位年轻老师,但都只干完1年就走了。

  “这些年轻老师学历高、思想新、能力强,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要走,只能怪这里条件太差、环境太苦。”毛传芬说,柿贝民族小学周围人烟稀薄,连个餐馆都没有,且不说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一些年轻女教师过来,甚至找个男朋友都不容易。

  27岁的向国燕对此深有体会。湖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她,今年通过招考来到柿贝民族小学教书。当她满怀憧憬地入职时,学校碎石铺就的操场、已是危房的校舍、残缺的课桌椅等破败景象让她惊呆了,又累又饿的向国燕突然情绪失控,号啕大哭起来。“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学校,但我不相信真有这样的地方,当时就想着要走。”向国燕说。

  老师、同学们的淳朴和善良最终留住了向国燕。她说,当自己哭得惨兮兮时,毛老师二话不说,煮了一碗面就端了过来;当宿舍出现蜂窝时,同事和学生们争先恐后过来帮忙,临走还把房间收拾了一番;遇到吃饭排队,同学们不仅主动让老师优先,还抢着要帮她洗碗;还有同学将心底的秘密与她分享,说自己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他们需要一个老师,去引导他们,改变他们的命运。”向国燕说,一想到有孩子可能会因为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受到触动,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出类拔萃,走出大山,就突然觉得特别自豪,哪怕受苦受累也都值得。

  “山里的孩子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我希望多引进一些年轻、优秀、有活力的老师到这里,在这里扎根干下去。”教师节前,向国燕也许下一个相同的愿望。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