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浏览网页、进行网络社交过程中,庞杂的网络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私人信息,对此,有美国学者宣称“隐私权已经死了”。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个人隐私的外泄。
此外,每个人都期待获得个性化服务和体验,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的大爆发。而大数据又产生了新的隐私,比如,你在使用APP客户端、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的时候,你的信息正在被记录下来,互联网运营商会根据你发表的言论或者分享的照片、视频、浏览的痕迹等,向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和广告;你用手机通话时,运营商可以知道你打给谁,打了多久,在哪里进行的通话等。
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这些记录几乎不会对普通人造成影响,因为这些信息的数量巨大,除非刻意寻找,人们不会注意其中的某些信息。但是大数据时代来了,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大数据把人的行为进行放大分析,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人的性格和行程。人们的这些信息可能被利用,甚至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因此,人们对隐私泄露的担忧不无道理,而法律及行政管理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保护人们的隐私权。
(来源:北京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