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里的装备变迁
2015年09月04日06: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949年到2015年,新中国先后举行15次阅兵。
历次阅兵式展示的武器装备,显示出60多年来,中国军队从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到信息化的深刻变革,浓缩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
开国大典阅兵式,阅兵部队装备是“万国造”,来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1959年,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1984年,受阅的28种武器装备全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武器首次亮相;1999年,新装备占90%以上;2009年,受阅装备大多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15年,84%是首次亮相的新装备,首次按作战体系进行模块化编组,在阅兵式上亮相的国产新装备,许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体现了我军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力。
开国大典时,海军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军种。因此海军仅象征性地组建了1个方队,海军受阅装备是零。此后的历次阅兵,海军队伍和装备不断壮大。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海军导弹方队首次受阅;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海军的导弹方队扩展到3个,分别是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岸舰导弹方队;2015年,海军新型舰载机成为一大亮点,是航空母舰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每一次大阅兵都见证了共和国航空力量成长壮大的足迹: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空军只有17架飞机;1999年国庆阅兵,三军航空兵首次联合受阅;到了2009年,14型151架飞机受阅,规模超过了以往。
这次阅兵,空中梯队规模更大,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机型和数量都超过了历次阅兵,创下历史之最。
(据新华社)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4日 15 版)
(责编:王政淇、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