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28日电(记者马晓成 李建平)地处中俄东部边境的黑龙江省虎林市因地理位置险要,在70年前的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格外重视,他们在这里不仅建设了臭名昭著的虎头要塞,还在这里建造了一门当时亚洲最大的陆上海防巨炮——“虎头巨炮”。
“帝国陆军最后的决战兵器”——这是收藏于虎头要塞博物馆中的一张日文报纸对“虎头巨炮”的报道。据史料记载,“虎头巨炮”的口径达41厘米,炮身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3.37米,总重量超过300多吨,最大射程近20公里,号称当时的“亚洲第一炮”。
记者沿着泥泞小路攀上了猛虎山,在山上再穿越一片杂木林,终于在西北山脚处找到了侵略者当年设置巨炮的地方。不过,巨炮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一个直径超过30米的巨大炮坑。对比资料照片看到,当时十来米高的巨炮基座,早已被炮火炸成了只有六七米高的残垣断壁。
据了解,巨炮一共有三个射击口,但是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苏联伊曼市区。
“当时侵略者修筑巨炮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修这座‘钢铁怪物’的同时,它们还同时修建了同猛虎山弹药库相连的电动轨道,用来运输弹药和巨炮炮弹。巨炮所在的阵地是一座半地下、全封闭的永久性工事,作为一座保密工程,它也是唯一一处完全由日军工兵、没有使用中国劳工修建的阵地。”虎头要塞博物馆副馆长李红说。
记者在虎头要塞博物馆看到了和巨炮在同一阵地的火炮所用的炮弹,一枚足有成年人半臂长的炮弹,差不多有半人高。“巨炮所用的炮弹比这些炮弹还要大,炮弹长2米,装药当量达1吨。”李红说。
为什么侵华日军要把当时亚洲最大的巨炮装备在虎头呢?这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不断膨胀的野心相关。李红介绍,1939年虎头要塞修建完工后,日军随即加紧了对苏作战的准备,为了在开战初期就能切断位于苏联伊曼市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桥梁,日军费尽心思把这门41厘米口径的榴弹炮从东京湾运到了虎头要塞。
“虎头所在的位置大约与俄罗斯远东两大城市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间点相近,如果取得了这里的优势,就相当于在远东的心脏部位插了一个尖枪长矛。”李红说。
1945年6月,“虎头巨炮”安装完工,同年8月9日参加对苏作战,开战后曾炸毁了一部分伊曼铁路主线大桥。
“我们从当地老人口中得知,虽然日军对这门巨炮寄托了很大希望,不过由于巨炮阵地属进攻型工事,它只能炮击远方固定目标,却对近处和其它方向的目标没有任何威胁。在与苏联红军的交战中,这门巨炮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李红说。
这门巨炮的结局怎样呢?在战斗中,苏军用自行火炮近距离直射“巨炮”,弹头从射击口打进阵地内部,引燃弹药并产生了巨大爆炸,这门侵略者费尽心思设置的巨炮就这样被彻底摧毁。
据虎头要塞博物馆的解说员说,虎头要塞战斗结束后,苏军将巨炮阵地炸毁,巨炮被当作战利品运往苏联,后来不知所终,成为一个谜团。
“不论侵略者装备了什么样先进的武器,但由于他们发动的是不义战争,终究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就是历史规律!”李红说。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