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09: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日前,各地民众、学生纷纷来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抗日英雄陈安宝纪念馆,开展缅怀活动。陈安宝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于1939年在南昌会战激战日军过程中牺牲。图为路桥区横街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向陈安宝铜像行礼。
王保初摄
8月2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邀请展”在北京中和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680余件书法美术作品。图为参展作品。
本报记者 董洪亮摄
连日来,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迎来很多中小学生,这条抗战地道保存完整、里程长,展现了革命先辈的智慧。
郝群英摄
北 京
“美好生活是鲜血换来的!”
本报记者 张 烁
“英烈们,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要不是你们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祖国就不会繁荣昌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暑假里,北京五中学生于嘉怡多了一个新爱好,登录北京市东城区的网上抗日战争纪念馆,学习抗战知识,缅怀先辈英烈。
点开网页,“东城区中小学生抗日战争纪念馆”几个大字跃然眼前。南苑战场嵌有弹片的木桩,傅作义用过的望远镜,东北救亡总会成员签名的旗子,《八一宣言》,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一件件文物动人心魄;开展人体细菌实验的“满洲医科大学”,在河北省定县北疃村实行毒杀、刺杀、砍杀的惨案,日军在平顶山屠杀中逃出来的11岁孩子……一桩桩日军暴行令人发指。在网上纪念馆,孩子们可以开展抗战公祭,阅读抗战故事,学唱抗战歌曲,还能留寄语、写征文、参加知识竞赛。
“网上纪念馆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不以全面宏大的史实为展示重点,而是突出文物图片、抗日名将生平和著名战役,加之公祭英烈、祭文、背景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热情。”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德育科耿玺超介绍,网上纪念馆特别强调互动性,孩子们之间通过留言交流,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参观网上纪念馆、开展“红色之行”、大学生记者团出征……在北京市大中小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内容丰富,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接受心灵洗礼,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北京建筑大学,“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展”开展,对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中的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价值发掘、修缮整治、展示利用。这些成果,来自该校派出的总计近百人次的20余支调查队。今年1月以来,师生奔赴上海、重庆、黑龙江等17个省市,不仅对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存的安全、流线、景观、节能、环保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了解历史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要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奋发努力。”北京建筑大学大二学生秦鑫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英国学者林迈可中国抗战摄影作品展《再见,延安!》开展。林迈可是一名英国学者,1937年与白求恩共同来到中国,1937到1945年间,他拍摄了大量敌后根据地的照片,生动展现了抗日斗争的历史场景。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将以摄影展为开端,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
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们开展“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寻访活动。暑假里,他们顶着炎炎烈日,一路寻访老舍故居、茅盾故居、北大红楼。“通过参观,我真切地知道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些历史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永远铭记。我们要从革命前辈那里汲取营养和力量,铭记历史,努力学习,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高一学生苗鑫蕊说。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首都大学生记者团从北京启程。37名来自北大、清华等首都各大高校的在校生组成采访团,将奔赴长沙、昆明、延安等地,“重走西南联大之路”“抗大寻根”。学生们将追忆西南联大精神,缅怀历史,增长才干,坚定信念。“我们尽管不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但将化身历史的探寻者和传承者,并最终成为西南联大精神和抗大精神的实践者,以身作则影响更多同龄人。”北京大学学生金畔竹深有感慨。
“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精诚团结、独立自强的抗战精神,是值得我们永久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耿玺超说,热爱祖国并不空泛,努力学习、正确书写汉字、唱响国歌、一言一行展现中国人的文明风采……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爱国表现。学生就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将来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 京
“不想挨打就要强国强军”
本报记者 姚雪青
8月15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海内外爱好和平的人士集会,缅怀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人群中,有不少身穿统一校服或文化衫、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学生。
南京市东山小学一年级学生王子皓和他的4位“雏鹰爱心小队”同学一起来参观。“我预先做了功课,好向他们介绍。”学生家长王晨介绍,一路上,看到大屠杀系列雕塑、和平广场以及实物遗址,就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向他们介绍这段历史,孩子们很受感染,很多把看到的和同学分享。
参观完纪念馆后,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南京小西湖小学分校学生王若舟告诉记者,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个展厅中,每隔12秒,就有一颗水珠从高空落下。“讲解员说,大屠杀的6个星期中有30多万同胞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人遇难。这种生命消逝的感觉是那么真切,真是既震撼又痛心。”王若舟说。
“我最受到触动的是万人坑,看了心情很沉重。”该校学生邵俊杰表示,想到祖国曾受如此欺凌,就要立志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抗日英雄付出年轻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怎么样?”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班主任郭禹伯向学生提问。
“飞行员这么年轻就牺牲了,战争好残酷。”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五年级学生舒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她和同学们讨论道:“看了这些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不想挨打就要强国强军。”
当天,孩子们在英雄雕塑广场上列队集合,在刻有战士姓名的航空烈士墓前敬献花篮和花圈,进行默哀和宣誓,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
郭禹伯告诉记者,该纪念馆是学校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连续5年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入队等时刻,到此进行纪念祭扫和参观学习。
“参观后,学生的反响很好,这些历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郭禹伯介绍,小学生们由于年纪小,再加上此前一些“抗日神剧”的误导,更期待能从正规渠道了解抗战历史。该纪念馆让学生们知道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和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收获很大。
暑假期间,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赵兴英和她近百名同学,也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参观祭奠。
她在参观日记中写道:很多中国空军为了抗日救国,很年轻就失去了生命。烈士们虽然生命长度很短,但宽度却很宽,让人敬佩。我们还看到对日抗战期间,苏联、美国等国航空队向中国空军提供的军事援助,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飞虎队,他们创造的“驼峰空运”难度很大,一般的飞机驾驶员难以飞越,更反映出航空抗日的艰辛。
参观后,赵兴英和小伙伴们在展厅里的留言板上写下了各自的感受和期望,然后沿着小路来到抗日航空纪念碑的所在地。拾阶而上,他们看到成V字形的纪念碑,以及镌刻着3306名中国、苏联、美国、韩国航空烈士名字的英烈碑。“看着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名字,数目之多,超乎我们的想象。”她告诉记者,这次参观让大家感觉很震撼,对中国空军与各国志愿者付出的巨大代价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长告诉记者,暑假以来,至少已接待前来参观祭扫的大中小学生三四千人。“牢记历史,不是记住仇恨,而是珍爱和平,铭记抗日英雄和那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法西斯斗争的美苏军队,及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
以史为鉴,指引前路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吕佳臻
7月26日,我起了个大早,来到位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宛平城东走起,在顺治门口的城墙上,读着宛平城的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在这里爆发。
进入抗战纪念馆,眼前的《铜墙铁壁》雕塑颇具视觉冲击力,讲解员解释其寓意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对历史已经有些淡漠了。在周围现实、功利化的环境中,我们埋头走路,关注自我,总觉得历史是教科书里的事,国家民族这样的词汇离生活太遥远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契机,让我们从繁琐的现实中抬起头来,进行思考。
回顾过去,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了解过去的自己,明确当下的位置,进而矫正未来的方向。了解抗战的历史,让我看到人们的家国情怀,这体现在当时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旅长蔡炳炎在给妻子赵志学的亲笔信中写道:“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笔尖透露出赤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正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血液里。
漫步在凹凸不平的卢沟桥上,短短几百米,却勾勒出宛平城岁月的沧桑。卢沟桥下的永定河静静流淌,无声诉说着历史的记忆。抗战时期,人们那种相信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支撑人们叩问现实,不怕牺牲,追求真理,这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永远铭记,并用它来指引前路的方向。
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河北省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学生 李钰垚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听到国歌的时候,总会想起战争时期我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身祖国的情景。
因为战争,多少人流离失所;因为战争,多少人妻离子散;因为战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因为战争,多少人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因为战争,多少人健康的身体承受了难以弥补的伤痛;因为战争,多少孩子的童年在恐惧中度过。虽然中国胜利了,但我们还是要记住那段历史,它时刻告诉我们,中国要强大,不能忘记被动挨打的屈辱。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社会,可这是英勇的战士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当继承先辈革命遗志,铭记历史,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科技强盛、经济发达,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和平,是春天的微风,是夏日的绿荫,是秋天的硕果,是冬日的暖阳。一旦失去了和平,就像春天失去了生机勃勃,就像夏日失去了树的庇荫,就像秋天失去了硕果累累,就像冬日失去了温暖的阳光。
我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热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