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十团战士王宽增:瓮中捉鳖 一枪打倒一个--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95岁老十团战士王宽增:瓮中捉鳖 一枪打倒一个

康彦峻 周冉

2015年08月26日10:0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95岁老十团战士王宽增:瓮中捉鳖 一枪打倒一个

  95岁的王宽增老人精神头十足。

  一双黄胶鞋、一件蓝布衫、一根拐杖……在旧县镇车坊村一户农家小院里,住着一位平常而不平凡的老人。70多年前,他浴血奋战,英勇抗日。如今,他在孩子的照顾下过着恬静的生活。他就是老十团战士、95岁的王宽增老人。

  老人个子不高,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在和平的日子里,每每回想起当年抗日战场上那些既艰苦又充满着危险的经历,耄耋之年的老人总会立刻神采飞扬,说话底气十足,同时也对眼前的安宁生活感到格外满足和欣慰。

  1944年5月,24岁的王宽增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老十团一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步兵战士,投身抗日战场。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王宽增和其他战友一起,奋战在抗日救国的前线,每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让王宽增老人记忆深刻的一场战斗,发生在1945年初。那一天,老十团按照上级指示到康庄运送补给,王宽增和战友们一同护送粮食。在回来的路上,大家正准备埋锅做饭,突然接到团长命令,说有一个排的伪军先头部队正向我军营地靠近,上级要求大家就地进行隐蔽,王宽增和战友们马上做好了战斗准备。

  王宽增所在的五班,当时正处于最先接触敌军的位置,但根据团里的统一部署,为了尽量扩大战果,五班的战士要首先隐蔽,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实行“瓮中捉鳖”的战术,从四面围歼敌人。王宽增和战友们隐蔽在一座墙壁后面,屏住呼吸,听着敌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直到进入我军的包围圈。王宽增说:“那个时候,我们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敌人察觉到咱们,影响整个战斗。”

  敌人进入包围圈后,战斗主力二连的战友们与敌人最先交火。敌人看到前面有情况,拔腿就往回跑,王宽增和战友们在后边对敌人进行堵截。“敌人的火力比咱们的猛,所以我们就得用点儿战术,既要围歼敌人,还得保全自己。”王宽增老人向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瞅准,开枪!一枪就打倒一个,那次战斗真是过瘾!”老人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的战斗非常激烈,王宽增记得在交火最紧张的地方,敌人离自己也就十几米。他勇敢地向敌人射击,但是敌人的火力也很凶猛,有几枚子弹就打在了旁边的墙上,他躲闪不及,被墙上炸开的石块儿打到了脸,生疼生疼的。说到这儿,老人用手摸了摸脸,仿佛那种疼痛又在脸上出现了一样。老人对记者打趣说:“如果当时敌人再瞄准一点儿,今天,我就不能给你们讲故事了。”

  那次战斗后,王宽增被上级安排给王亢团长专职喂马。他做事细心周到,很受团长喜欢,同王亢团长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解放后,王亢多次带家人来看望王宽增,王亢的女儿还专程给王宽增老人送来了她写的关于父亲的回忆录。

  在采访结束时,老人拿出了王亢女儿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很多王亢的战斗经历和故事。王宽增说:“比起打仗那会儿,如今的生活太好了,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月月都有补助,不愁吃,不愁喝,孩子们也孝顺,我知足了。” (康彦峻 周冉)

(责编:申亚欣、盛卉)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