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6日10:00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进犯中华大地,犯下滔天罪行,华夏儿女奋起抗争,有志青年响应号召,投身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大潮。如今已95岁高龄的刘巨才老人,就是当年这些有志青年之一, 19岁就入伍的他,用鲜血在战场上谱写了自己的青春之歌。
6月8日,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在井庄镇小胡家营村,记者见到刘巨才老人。前不久,老人因为头晕住了半个月的医院,现在的身体还很虚弱。这位面容憨厚、个头中等的老人,穿着灰布上衣、老头乐的布鞋和一般农村老人一样朴素简单。聊天过程中,老人时不时要吞咽口水,好像口干舌燥一样,记者劝他喝点儿水润润,可老人却说自己不渴,嗓子不舒服是当年打仗受伤之后落下的顽疾。
1941年初,抗日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19岁的刘巨才毅然告别家人,参军入伍,成为平北军分区四十团特务连的机枪手。当时的特务连,并非人们常常说起的“特务”,而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连队。提及自己的连队,老人很是自豪,因为特务连的武器配备非常先进。他说,他当时配备的是加拿大式轻机枪,是一款不错的武器,从性能要比日本的歪把子要好,杀伤力和装弹速度都比歪把子快,为此老人很自豪。因此武器装备先进,老人所在的连队,每次打仗都是主力。
刘巨才老人参加过很多次战斗,多到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因为特务连是主力,每次打仗,他和战友们都是抱着拼命的心与敌人交锋,而他几乎每次战斗都要不同程度地受伤。
1945年春,平北军分区四十团的各连队,分散在闫家坪、朱家庄、赵家窝铺等地开荒种地,从事生产。4月5日,日军驻龙关的吉田中队200余人,又纠集伪军300余人,与雕鹗据点伪军汇合后,准备进攻我平北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蔡窑子,妄图突袭平北军分区,消灭平北军事指挥机关。
刘巨才老人所在的部队接到侦察员报告时,敌人已到达雕鹗以西的下虎村,被我军警卫连发现。当时,敌人企图翻越南梁进入施家村,切断我军退路,实施两面夹攻。其前锋一个日军中队和一个伪军中队刚到南梁村山下,即受到警卫连机枪的迎头阻击,敌人被暂时压制在村外。我军分区司令部派通讯员快马加鞭,急调20里外从事生产的部队回援。刘巨才说:“我们接到命令,放下锄头拿起枪,跑步前去支援,很快占领了高地,随时准备战斗。”
在战斗过程中,敌人疯狂地进行了两次冲锋,均未得逞。我军利用地形优势,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节节败退之下,伪军不愿恋战,偷偷地顺沟向雕鹗撤退,而日军仍在顽抗,刘巨才所在的特务连奋勇阻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当时,我军两个排分别占据两个高地,为了节约弹药,同时有效杀伤敌人,我军战士都是在敌人冲到面前时才进行反击。刘巨才老人回忆,当时,双方用手榴弹对打,爆炸声连成一片,阵地上烟雾弥漫,尘土飞扬。当时,刘巨才和战友只顾得集中精力阻击正面打上了来的敌人,没注意从左侧突然杀上来一小股敌人,对着刘巨才等4名战士疯狂扫射。刘巨才的三名战友壮烈牺牲,他自己也多处受伤,倒在血泊中。战斗结束后,刘巨才被战友救起,喉咙已被子弹打穿了,血流不止。后来,当地老乡杀了自家的鸡,用鸡皮糊住刘巨才流血的喉咙,这才保住了他的命。
据相关史料记载,这次战斗被称为南梁战斗,我军击毙敌人100余人,伤亡100余人。虽敌我双方阵亡人数相当,但敌方战死的大部分是日本鬼子,被日军认为是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此后,龙关鬼子一直龟缩在城内,再也不敢出城“扫荡”。南梁战斗的胜利,也揭开了平北抗日军民大反攻的序幕。
1949年7月1日,刘巨才因为身体原因退伍回家,后一直在家务农,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回忆自己多次与死神擦肩,老人感慨地说:“我是命大的人,我好几个战友都牺牲了。那一次,我咳了半个月的血,还拉血,真以为自己快不行了,没想到就这么挺过来了,还赶上了今天的好日子,太不容易了!”
据了解,除喉咙受伤外,刘巨才老人的肩膀、背部、腰部、腿部也有10多处外伤,这些伤痕记录了老人在战场上的英勇,也是他为民族解放流血牺牲的最好印证。(康彦峻 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