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获奖可推动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

2015年08月25日15:44  
 
原标题:刘慈欣:《三体》获奖可推动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

  原标题:刘慈欣称 《三体》获奖有助于推动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国际科幻作品大奖“雨果奖”当地时间22号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揭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文作品和中国作家第一次在国际科幻作品大奖中获得奖项。刘慈欣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三体》获奖有助于推动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但对国内科幻创作的刺激作用有限。

  《三体》在得到“雨果奖”之前,已经被誉为国内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科幻小说;而《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被视作中国的硬科幻代表。这位拥有高级工程师身份的理工男在构思《三体》故事时,就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灵感就来自于物理学上的三体问题。三个质点在一个完全没有引力的空间里运动,其运动轨迹用我们现有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是没法预测的,这让大家很震惊,震惊在哪呢?如果让两个质点运动,我们是可以预测其运动轨迹的,很简单,相互围绕着运动;可加了第三个质点后就没法预测了,那对变化万千、极其复杂的大自然我们又如何去预测呢?然后我就想到,假如说三个质点是三颗恒星的话,在三颗恒星之间运行的一颗行星上如果有文明,它上面的人是怎么生活呢?这就是《三体》最早的起源。”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文明,被三颗太阳环绕,具有超高科学技术,但拥有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保存文明,三体人把情感限制在基础水平,三体人之间甚至不存在任何欺骗和隐瞒,而维系着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当这样一个文明想要灭绝人类文明时,人类有怎样的应对之道?在与三体文明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人类社会也分裂成积极备战、消极、逃亡三派,引发出一系列故事。

  而刘慈欣在小说中还加入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例如文革期间的故事背景;中国军队的作用;以及诸如秦始皇、墨子等中国古代人物;这都让故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且极具东方特色。

  刘慈欣坦言,自己以平常心对待获奖。《三体》得到国际科幻届承认,将有利于中国科幻文学向外国输出;但对于国内科幻市场的提升刺激作用有限。“《三体》的获奖对把中国科幻文学介绍到美国会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在雨果奖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亚洲的作者获得过提名、更别说获奖了;但对于中国国内的科幻本身的发展作用很有限。其实《三体》成功是一个个例,总的来看整个国内科幻文学是很不景气、很低迷的,市场规模很小,读者受众很少,有影响的作品、有影响的作家数量很少,这种低迷是一个长期以来的状况,并非凭哪个国际奖就可以把它提升起来的。”

  对于当今文坛,刘慈欣表示,当代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与科学的世界观脱节,现代作家太关注自我,这也是难以诞生宏大作品的重要因素。“现在中国主流文学拥有的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在我们的文学中人就占了全部,他只去描写人和人之间、最多就是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不去描写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整个文学已经完全自我化、内向化,他的心目中对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世界是完全不感兴趣的,他的兴趣是向后看的,就是向过去的田园时代看,而过去的田园时代也是他们想象出来的,过去没有这么好。”

  谈到下一步该如何促进国内科幻创作的繁荣,刘慈欣表示,以目前世界科幻创作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每年科幻小说的新书约能达到1000种,而中国可能连100本都不到。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时断时续,难以稳定地培养出一批作家和读者,也难以稳定地产生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对于破局之道,刘慈欣谈到了对于IP的利用,即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方式。“这应该是出版界和文化界共同考虑的问题,首先要设法培养起一个足够数量的作家群,产生足够数量的优秀作品、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还要考虑影视和传统纸媒体叙事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都是很复杂的问题。”

  《三体》电影版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制作过程中。作为电影的艺术总监,刘慈欣此前曾提醒粉丝,心态要放平,不要指望说中国拍出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又卖座又经典,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三体》电影在这个月上半个月已经完成了外景拍摄,现在开始后期制作,大概顺利的话明年的现在就可以上映,和大家见面。”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