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受访者认为审美标准不应单一

2015年08月20日05: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65.4%受访者认为审美标准不应单一

漫画:韦荣景

  如今的银幕上,娱乐明星变成千篇一律的“锥子脸”,现实中,也有一些女孩为了拥有尖下巴、巴掌脸不惜削骨磨腮。最近更有新闻爆出,年仅15岁的女孩疯狂整容变“蛇精脸”——整容手术正越来越流行。

  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6.2%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女孩为了追求尖脸、小脸注重化妆甚至整容。对于当下以“锥子脸”为美的审美标准,70.1%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影视明星的影响。76.3%的受访者认为只要五官协调生动,哪种脸型都可以是美女。

  本次调查中,00后占1.1%,90后占32%,80后占44.9%,70后16.6%,60后及以上占5.3%。

  70.1%受访者认为审美趋同是受影视明星影响

  调查中,38.4%的受访者表示喜欢“锥子脸”,32.6%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29%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16.2%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很多女孩为了追求尖脸、小脸注重化妆甚至整容,有一些的53.3%,没有的仅19.2%,11.2%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近些年大家都偏好‘V脸’、大眼睛、高鼻梁和双眼皮这类的美女。”在某金融企业上班的吴颖认为,其实单眼皮也挺好看,本身就不难看的人也去整容,反而会失去自己原有的特色。

  在法国学工业设计的程然一直关注整容与审美的问题。她认为这其中有一个审美消费的问题:“在当下信息快速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普遍接受了这种‘V脸’的审美,导致了‘V脸’天下的局面。在这样的大众审美环境下,其他审美就被淹没了。”

  对于社会上过分追求“锥子脸”的现象,程然认为是美学教育欠缺的体现,也与个人素质、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一种审美观念的流行会促使人们去更多地点击有这种审美倾向的影视作品,反过来又会由此接触到更多这样的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王晨羽表示:“从整容美学上看,我们认为圆脸是最美的,并不是‘锥子脸’。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审美观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并不是恒定的。我国自古也中意瓜子脸,当下‘锥子脸’的产生很可能与日本动漫的推广和明星效应有关。”

  调查显示,对于出现审美趋同现象的原因,70.1%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影视明星的影响;39.3%的受访者认为是整容医院的宣传产生不良引导;38.8%的受访者认为是个人没有自信,认为成功靠脸;28.6%的受访者认为是审美教育缺乏;25.5%的受访者认为部分人需要适应屏幕的要求;17.6%的人认为是审美麻木。

  76.3%受访者认为五官协调生动,哪种脸型都可是美女

  调查显示,76.3%的受访者认为只要五官协调生动,哪种脸型都可以是美女;11.4%的受访者不认同这种说法;12.3%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

  王晨羽认为,审美观念是动态的,它受到经济、文化的高度影响,与所处的时代也密切相关。“‘汉瘦唐肥’就是一个代表。随着现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增多,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已经使我国的审美逐渐西化,立体化的面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专业上更要求的是搭配协调,例如一个欧罗巴人种的内眦,对于一个五官不够立体、上眼眶缘较平的蒙古人种来讲就不适合,做完这种手术会造成凶恶面容”。

  王晨羽认为,在现代社会,美女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面容美,指的是五官姣好,皮肤健康;身体美,即身材比例协调;还有更重要的是内在美,即自信、独立乐观、谈吐有涵养等。

  程然也认为:“一个人美不美,除了看五官是否符合一般审美规律,才气、气质更重要。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广州军美整形医院整形专家王世虎教授表示,每个年龄层的人都有自己那个时代的偶像和记忆。“对于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刘晓庆、张瑜、陈冲、龚雪这样的才是美女。因为职业的原因,我接触过大量70后、80后、90后的人,每个年龄层都有自己的偶像,也都有自己记忆深刻的明星。因此,个人认为如今这个时代偏爱小V脸、大眼睛等美女也是正常的现象”。

  57.5%受访者认为,面容重要,但性格、气质更重要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是怎样的?调查中,65.4%的受访者表示美是多元化的,审美标准不应单一趋同化;57.4%的受访者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美;57.5%的受访者认为面容重要,但心地、气质更重要;48.9%的受访者认为应保留自己,自然的美才算美;仅6.7%的受访者表示追求大眼、高鼻梁、瘦脸、小口。

  对于美,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有些隐性的框框来界定。

  王晨羽认为,我国传统的东方审美,讲究气韵神态,并不只是强调器官之美,同时我国文化的审美描述多突出意境,所以并没有一个标杆和标准。从整形美容外科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圆脸是最好看的,这是一个美学比较的结果,当然更注重协调、匹配。

  吴颖认为,过度整容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不爱护。美是多元的,社会及媒体也应该注重宣传正确的审美观念,这对青少年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尤其重要。

  王世虎表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不少女性带着明星的照片,要求把自己的某些面部器官或整张脸整成明星的样子。前些年整形医院打造的“人造明星”迎合的也是这种潮流。“我个人对这种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根本做不到。求美者的基础决定了整形医生可以实现的效果,整形是医学,而不是魔法,认为想整成谁就整成谁,那是影视剧的误导”。

  “很大一部分整形患者对自己外表不满意与心理有很重要的关系。”王晨羽认为,像这样的患者不能仓促进行整形,而要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否则就会出现整容上瘾的情况。此外,具体怎么整,也一定要征询医生的意见,那种拿一张明星的照片就要求医生“整成这样”,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忽略了整容的基本原则,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整容,极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