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日本战俘受感化成为反法西斯战士

2015年08月19日08:5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日本战俘受感化成为反法西斯战士

  新华网西安8月19日电(记者陈晨、姜辰蓉)延安宝塔山的半山腰背后,坐落着几排平房和窑洞,游人罕至。70多年前,数百名被俘侵华日军在这里的日本工农学校接受教育,有人再次返回前线时,已由战争分子变为反法西斯战士。这一巨大转变,甚至令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也深感震惊。

  “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俘获的日军战俘开始增多。为教育感化他们,中共决定在延安设立日本工农学校。学校于1941年5月15日正式举办开学典礼,第一批入学的战俘有11人。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前方俘获的部分日军官兵被陆续送往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霍静廉说。

  关于日本工农学校的校名,曾有一段往事。考虑到这些战俘大多出自日本平民家庭和农民阶层,自身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将之定名为“工农学校”。

  正是这样的政策,让许多侵华日本兵被感化。“他们刚来的时候抵触情绪很重,认为共产党会用严刑峻法对待他们,没想到共产党对他们像自己人一样好。在送往延安的路上,八路军战士甚至会背着受伤的日本兵,这让他们很感动。”霍静廉说。

  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校长由日本共产党人冈野进担任,教学课程包括政治常识、日本问题、社会发展史、经济和国际时事等。为方便日军战俘的生活,中央选派了曾在日本留学的赵安博、李初梨来校任职。

  霍静廉介绍说,当时中共对日本工农学校学员按照军团以上干部待遇给予优待,伙食标准每人每月36斤细粮,3斤肉。“在战时物资紧张的延安,待遇之优厚可见一斑。”

  曾在日本工农学校学习的日军战俘香川孝志在回忆著作中写道:发给我们的生活费每月3元,当时八路军排级干部每月只有两元。“因此,有的人在星期天就到街上去喝两盅高粱酒。”

  除了贯穿全天的学习之外,日本工农学校还建有图书馆、操场和俱乐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香川孝志曾回忆,他们在学校玩扑克、围棋、象棋,甚至还打起了棒球。

  霍静廉说,正义的力量、仁慈的感化,让那些深受军国主义荼毒、初到时只求一死的官兵思想发生巨大转变,他们逐渐认识到侵略战争的罪恶,有的主动加入到抗战的队伍。

  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一名日本战俘被选为参议员。受此感召,会后8名日本工农学校学员自愿报名参加八路军。

  “他们到前线喊话、发反战传单,并给家人写信宣传八路军的正义主张。”延安宝塔山文物管理所副主任吕延强说,到1945年抗战胜利学校被撤销,日本工农学校累计教育了约500多名日军战俘,先后有100多名学员从事敌后统战工作,或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从战争分子转变为反法西斯战士。

  中国共产党优待、感化战俘的举措,甚至连进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也大为震惊。

  1944年10月,美军观察组约翰·埃默森等人到日本工农学校考察。经过考察,他们认为中共对日俘的教育改造是成功的。在其撰写的关于日本工农学校的一份报告中,曾这样描述:一个日本工农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会感受到一种舒适友好的氛围,他们身边全都是日本人……

  香川孝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日本工农学校,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和做人的道理。

  “抗战胜利后,不少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回到日本,从事反战与和平事业,为中日友好作出贡献。”霍静廉说,日本工农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战俘、感化军国主义受害者的成功实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