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耄耋幸存者为大家讲述70年前潍县集中营的故事。 曾洁 摄
当年幸存者和他们的亲属拿出珍藏的照片,共同回顾70年前的岁月。 秋歌 摄
这次前来山东潍坊探访集中营旧址的12位当年的幸存者,共带来了60多位家属,有的家族甚至是老少五代人结伴而来,光是叶福礼家族,就有32位家庭成员到场,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仅7岁 许凯 摄
中新网潍坊8月17日电 (曾洁 丁健)在各自家人搀扶下,12名当年被解救出来的幸存者重新回当年遭日军关押的“潍县集中营”旧址。“潍县集中营”幸存者70年后的今天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了留存心中无法抹去那段岁月。
70年前的8月17日清晨,在被日军关押3年之后,潍县集中营的千余名欧美侨民幸存者们重获自由。
幸存者之一哈康·叶福礼2015年8月17日来到“潍县集中营”旧址,镌刻了“潍县集中营关押人员名单”的纪念碑前,抚摸着熟悉的名字,哈康讲述道,“那是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无故失去自由,整天与饥饿和寒冷作斗争”。
记者面前的这位鹤发老者,今年已经87岁。他在集中营旧址前享用着中国北方夏日自由的阳光。“70年前,这里没有如此美丽的绿树,清脆的鸟鸣,只有灰色的建筑和戒备森严的士兵”。
这次前来山东潍坊探访集中营旧址的12位当年的幸存者,共带来了60多位家属,有的家族甚至是老少五代人结伴而来,光是叶福礼家族,就有32位家庭成员到场,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仅7岁。
当年与哈康一同被日军囚禁的约瑟夫·科特里尔,今年重回潍县集中营旧址,已是98岁高龄。他和哈康同时回忆起集中营里的一位好人――埃里克·利迪尔。据约瑟夫·科特里尔介绍,埃里克·利迪尔在集中营不知疲倦地照料着孤儿们,还编写教材传授知识,可是这个大好人却在被解救前罹患脑瘤去世。
“我正是当年集中营里的孤儿之一,埃里克叔叔给了我父亲般的爱护,为了纪念,我给大儿子也取名为埃里克”。哈康·叶福礼告诉中新网记者,“70年前,我的父亲在战争中去世了,而现在的我也老了,可能很快也要到天堂了,但这段经历不应该被遗忘,我希望我的家族成员,能一代一代把它传递下去。”
在众多到访者中,一位日本作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经询问得知,日本青年作家安田浩一不久前才得知潍县集中营的存在。“我想广泛地搜集资料,写一本书,向日本民众讲述这段历史”,安田浩一对记者说。
1942年3月,为报复美国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国本土活动,侵华日军在山东潍坊(潍县乐道院)设立了外侨集中营,最多时关押了来自欧美30多个国家的2250名侨民、战俘和知名人士,其中包括327名儿童。中国山东潍坊当地民众曾暗中帮助这些难友运送食物,传递信件,帮他们渡过被关押的漫长岁月。1945年8月17日,日军设立的潍县集中营被解放。
记者获悉,一部题为《终极胜利》的电影故事片,眼下在潍坊拍摄最后一组镜头,将真实再现“潍县集中营”感人故事,拍摄方计划完成之后亮相柏林电影节,并于2016年3月全球同步上映。(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