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青岛永不能忘》首映 引发青岛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2015年08月14日1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1914,青岛永不能忘》首映 引发青岛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中新网青岛8月14日电(胡耀杰)四集文献纪录片《1914,青岛永不能忘》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及青岛电视台播放首映后,引发青岛民众、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青岛市档案局副局长杨来青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播放此片,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重现而且是一种警示,可以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段历史。该片真实还原历史,观点鲜明、充满正能量。

  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马庚存认为,《1914,青岛永不能忘》是历史创新成功之作,采用了新观点、新资料、新画面,特别是采访到日本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以及对当下日本首相评价,弥足珍贵。这部片子告诉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耻辱。

  青岛日报《要闻关注》、《档案青岛》版主编刘宗伟表示,《1914,青岛永不能忘》的拍摄手法是很大的亮点,它很好地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在使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采访了德国老兵的后裔、日本前首相等。而且该片在突出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性,让人觉得不枯燥,在战争场面的叙述上也很好地突出了这是世界上首次海陆空立体作战以及首次空战。

  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顾迎新认为,我们应从文化方面解读了该片,她认为山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青岛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德国侵占青岛后,青岛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城市。当下,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去接受甚至崇尚西方文化,通过本部纪录片,民众应该去“寻根”,明确自我定位,不要盲从于西方文化,树立文化自觉。

  在青岛市市南区高邮湖路社区幸福中心颐养天年的老人们集中观看了《1914,青岛永不能忘》纪录片的第二集《屈辱烙印》。80岁的黄克霞在上世纪40年代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纪录片引起了她的强烈共鸣。老人们为城市在100年前遭受的屈辱感到心痛,同时也为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感到自豪。

  “以前对这段历史不是非常了解,历史课本对一战介绍较为简略,把重点放在了介绍五四运动上,并未详细介绍日德之战。”储昭梁是青岛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他说当看到这部纪录片时,感觉非常震撼,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有过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落后就要挨打,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忘国耻,也必将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有所作为。”

  《1914,青岛永不能忘》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青岛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市档案馆联合拍摄。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青岛之战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主创团队深入研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旨在通过本片深度剖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青岛之战的起因,再现中国人民从屈辱、觉醒、到奋起抗争,最终收回青岛主权,进而改变中国的命运,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追溯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青岛之战的历史背景,深刻揭露日本发动德日青岛之战进而全面侵略中国的阴谋,深刻认识日本侵华的思想渊源,特别是当下日本政府不顾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反对,竭力推动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真正目的,警示后人牢记历史,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积极服务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通过回望这段屈辱悲壮的历史,缅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青岛之战及欧洲战场以及在德日殖民统治期间为反抗侵略而遇难的同胞,感恩所有“五四”爱国志士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而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全球华人,充分彰显青岛人的国家责任和历史担当。(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