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牛肉馍

2015年08月14日02:34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亳州牛肉馍

  □屈广法

  牛肉馍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特色小吃,城区许多地方都有牛肉馍摊点,每天清晨,各个牛肉馍摊点都会荡漾着扑鼻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亳州牛肉馍的做法很讲究,主要有三道工序:先是做馅儿,用上好的黄牛肉剁成肉泥,用粉丝、葱、姜等多味材料拌匀后,其形状以不塌架为准;第二道是和面,面和好之后要“醒”好,然后用手按成薄皮,层层卷入肉馅,直到皮薄如纸;最后一道是炕,先把炭火生旺,再于旺火上盖一层炭灰,厚度以不露明火为准。

  制成的牛肉馍是直径35-40厘米、厚3-5厘米的圆形饼,因此要把它放在特制的圆形平底锅内炕,并要兑上清香油,用文火细炕,且不断地翻转,约30分钟即可。

  相传,亳州牛肉馍在清朝时便产生了,系亳州双寺附近一洪姓回族所创,至今洪氏传人仍在制作,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是亳州的特产之一,这个“特”字不仅包含着特别的美味,还意味着仅在亳州才能吃到。

  关于亳州牛肉馍的起源,还有一段传说。据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跑途中路过家乡谯郡(今亳州),饥肠辘辘,忽闻扑鼻香味,于是便闻香下马,一路探寻,最后来到一家门前,上前叩门,开门者乃一白胡子老者,曹操上前便问此乃何物,如此之香!老者说这是用碎牛肉当馅和面炕成的。曹操吃后赞不绝口,问这东西叫什么名字,老者说没名字。曹操说,“我看就叫牛肉馍吧!”自此之后,亳州牛肉馍便闻名遐迩,远播中外。

  亳州牛肉馍因其独特的美味深受人们喜爱。早餐吃牛肉馍,是当地人的习惯,就像广东人喝早茶一样。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