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补课的暑假该怎么过

2015年08月13日05:3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不补课的暑假该怎么过

  近日,跟一位嫁到法国的朋友网聊,问她孩子干啥去了。“卡米尔一早就去学校了。”“法国也有暑期补课?”“补课?不,她是去玩的。”原来,一到暑假,法国的260多所学校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娱乐中心”,这些娱乐中心提供半天或全天服务,整个暑假期间都免费开放。

  “娱乐中心”安排的暑期活动是纯娱乐的,除了在学校里游戏,孩子们还被带着过“自然日”,如去植物园骑车、去郊区农场参观;过“文化日”,如参观自然博物馆、看电影;过“发现日”,如参观科技展览、学做中国菜等。针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娱乐中心”会定期组织旅游或体育项目,由专人带他们走出市区看一看。

  这样的暑假,没有繁重的作业负担,没有没完没了的补习班,充满趣味,能让孩子们在不同项目的玩乐和体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其实也不光是法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为青少年营造快乐的暑假生活。比如加拿大的孩子暑期可以参加教育局、社区、各种机构安排的社会活动和夏令营,包括骑马、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门类;美国60%以上青少年有机会在暑期参加义务服务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就沉重和乏味得多。尽管教育部门连续十多年印发“禁补令”,但暑期学校集体补课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记者在安徽、江西等多地调查发现,“暑期学生一周补课6天”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除了学校和老师组织的补课,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补习班、培训学校也是铺天盖地,有的孩子一天要上好几种补习班。

  暑期补课乱象屡禁不止,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和家长“选择”补课,也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作为上班族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除了“起跑线情结”之外,还有“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无奈。从这一点上来看,相关主管部门还应找出更多的办法,社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暑假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同时又能真正做到为孩子和家长“减负”。

  “大破不难,难在破而可立。”不补课的暑假该怎么过?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课题。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补习班”的范畴,说它指向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核心也不为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家长、学生不累的假期,意味着教育部门更多的付出,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教育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可能是以考试为坐标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根本扭转。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