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匆匆那年》让很多人知道了九夜茴的名字,这位80后女作家的新书《曾少年》近期由凤凰联动出版。九夜茴近日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表示,青春文学最打动人的地方是记录了每代人的独有特征,这部小说将是她青春系列的收官之作,今后有可能会尝试科幻、武侠题材的作品,还想写家族故事。
□关于新书
成长经历的一种释放
《曾少年》以女主角谢乔的视角描绘了她与秦川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其中不仅穿插了谢乔同代人的人生经历,还涉及父辈们纵横交错几代人的情感,横跨30年成长历程。整部小说以成长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属于80后、90后的时代缩影。
九夜茴表示,这本书涵盖了成长中遇见的所有人和他们迄今为止的人生和成长的一切,这是她积累30年成长经历的一种释放。谈到自己以往的几部青春作品,她说:“如果说《匆匆那年》最真实、《花开半夏》最虐心、《初恋爱》最温暖,那么《曾少年》则最丰富,是一本成长经历式的小说。”
“从那天开始,我懂得了别离,懂得人与人从相识的那一天起,就要预备说再见了。”书中有不少流露着留恋和不舍的文字,九夜茴称自己是一个执念青春的人,她觉得青春是残酷的,一去不复返,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停留,“距离青春远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感觉没有那么细腻了”。
□影视改编
青春电影集体怀旧
现在九夜茴集作家、编剧、《私》杂志主编于一身,她说对待每个“角色”都充满热爱。近几年,青春题材电影蜂拥而出,《匆匆那年》同名电影票房超过6亿。她认为青春电影风潮的出现与集体怀旧分不开,“大家是在用电影这一载体来回忆青春,文学和电影结合在一起,用生动的光影效果直接碰触埋藏在我们成长经历深处的东西,挖掘内心细腻、柔弱的那部分。”
九夜茴称此前尝试电影《匆匆那边》的编剧是出于好奇,她并不确定要参与《曾少年》的影视改编。目前已有几十家影视公司有意该小说的影视版权。
□青春文学
记录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关于青春文学,九夜茴认为每一代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与它沟通,比如诗歌、戏剧、歌剧,但是青春写作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每个时代独有的特征。在她看来,80后是特殊的一代,他们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出生之前就被确定了,“80后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受过完整教育的,独生子女政策从这一代开始,因为改革开放,80后一代处于时代的浪潮之中”。
有评论家觉得青春文学过于浅薄和无病呻吟,九夜茴称有质疑和批评很正常,这些会帮助作家对时代性把握得更加精准,对作品文学性提升也更有利。她说:“能够记录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我致力于青春文学。”《曾少年》是九夜茴青春系列的收官之作。对于之后会有哪些新的尝试,她说:“有很多,比如科幻、武侠,未来可能会写一部家族的故事。”
问到平常喜欢看什么书,九夜茴透露,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香港作家李碧华的作品、马尔克斯的小说,“青春文学”则喜欢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池袋西口公园》系列。
京华时报记者 田超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