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脱贫县“摘帽不摘政策” 建立“减贫摘帽”激励机制--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广西脱贫县“摘帽不摘政策” 建立“减贫摘帽”激励机制

2015年08月10日21:2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南宁8月10日电 (记者庞革平、王云娜)过去,一些地方舍不得摘掉“贫困帽”,担心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给摘没了,存在政策“逆导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广西从今年起将建立“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实行“摘帽不摘政策”的退出机制,摘掉“穷帽子”的县将享受原定的扶贫政策和投入力度,以此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2015年广西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凡是完成脱贫“摘帽”的县,在退出贫困县序列之后,原定扶贫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希望大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扶贫攻坚上,举全区之力集中扶贫攻坚。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广西仍有538万贫困人口,这意味着从今年到2020年的6年时间,每年要实现脱贫90万人以上,扶贫任务异常艰巨,必须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根据此前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自治区将改革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GDP转向考核扶贫成效,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减贫人口数量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建立“减贫摘帽”的激励机制。

广西将贫困改善情况、精准帮扶以及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内容作为扶贫考核的主要内容。自治区将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作为考核评价主要指标,年度脱贫人数在20%以上且返贫率控制在3%以内的贫困县,将给予考核加分。不仅要通报奖励扶贫效果好的县,更要对扶贫效果差的县进行诫勉问责。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贫困县,将督促整改,整改不力的将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岗位调整,贫困县的“帽子”不好戴了。

同时,为突出可持续发展导向,广西取消了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凌云、乐业、凤山、东兰、金秀、天等、三江、龙胜8个县(自治县)的GDP考核,其余25个贫困县降低GDP考核比重。

彭清华表示,贫困地区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扶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拿出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的决心和气魄来,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赢这场攻坚战。近期,广西将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在现有3000名第一书记基础上,对5000个贫困村实行全覆盖。

联系本文记者

庞革平
[留言][博客][微博]
(责编:刘军涛)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