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灯从小村庄走向大世界

2015年08月09日08:5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龙灯从小村庄走向大世界

  新华网南昌8月9日电(记者吴锺昊)城南村是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一个不起眼的城中村,如今已成为著名的龙灯生产基地,每年有5000多条龙灯在此诞生,并跨洋过海给世界各国人民带去来自中国的祝福与欢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灯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民间手工艺人就会用稻草、木板甚至布料等捆扎出龙灯,随后交由专业的舞龙者表演舞龙灯,以此祈福。

  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城南龙灯制作技艺被其传承人史克滨逐步恢复,并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保护。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史克滨不断创新龙灯的制作工艺,大到数十人才能舞动的巨龙,小到可以像头盔一样戴在头上的龙帽,以及放在掌心的迷你龙。每逢传统节日,史克滨都会接到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客户的预定,“特别是春节临近,每天都有数十个订单。”

  走进史克滨的龙灯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地上摆满了已经制作完成的龙头、龙身,屋顶上则挂满了龙尾。女工们还在加班加点地给龙头装上威严的龙角,配上LED装饰灯。

  中国各地都有特色龙灯,史克滨创作的龙灯看起来更加祥和。“我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走访了故宫和多地的寺庙,观察建筑上龙的雕塑,力图还原出最接近人们印象中龙的形象,并让它看起来更亲近。”他说。

  来自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的十个中文系学生正在此参观学习,史克滨拿出一只刚刚做好的龙头,点燃龙口里的烟花,引得一阵惊叹。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这些韩国学生认真地跟着史克滨学习舞龙。学习中文两年的禹真明满头大汗地说:“我喜欢跳舞,回去后会继续练习这种‘龙舞’。”

  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凡钟十几年前曾到中国留学,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每一个韩国人都知道龙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我的学生要学习中文,需要认识中国的图腾,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对此很有兴趣。”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舞龙队,外国人把它当作一种有趣的体育运动。”史克滨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一群捷克小伙子举着城南龙灯在埃及金字塔前合影留念。史克滨说,由于中国和捷克之间没有直邮,这条“中国龙”在欧洲游历了近三个月才到达捷克。

  “这个捷克的小伙子收到后激动地给我发邮件,说他们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中国龙’,他们要带着它周游世界。”史克滨说,这让他更有自信将自己的龙灯介绍给全世界。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