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苏州建设 催生创新创业--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营造高效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治苏州建设 催生创新创业

2015年08月08日03: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南京8月7日电 (记者贺广华、赵京安、王伟健)主人出门上班,家里的机器人开始工作,没电了会自己充电,苏州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叮叮”扫地机器人,在淘宝网月销量超过7000台。

“苏州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很大,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热情。”公司负责人这样说。从不起眼的代工厂蜕变为创新企业,在苏州远不止科沃斯一家。依托创新“掘金”市场,正成为苏州中小企业的自发追求。2014年,苏州市专利授权量达5.5万件,连续多年占据全国大中城市前两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多达5264件。

实施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三位一体”法治苏州建设,建设依法行政、透明公开的法治政府,营造高效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苏州成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

苏州市两年来先后出台有关政府行政权力、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内资领域禁止投资项目等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5张“清单”。其中,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仅剩253项,较之改革前的595项,削减率达57.47%。

在太仓市沙溪镇中荷村村委会告示栏前,记者看到厘清“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利”的两份清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村干部明确表示,他们不承担上级政府部门下派的无法规依据任务。

苏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支队,探索市县执法联动机制;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7家基层法院,均设立专门知识产权法庭,数量和密度在全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年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逾1500件。

由留美博士章燕负责研发的静音和无耗材专利技术,是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家依托多项发明专利成长起来的企业,两年打了三场知识产权维权官司。苏州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及时公正审理,最终使章燕团队赢得诉讼。而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商标维权案,也归功于苏州市工商部门主动作为,5次跨省开展执法调查、取证,并协助当地工商部门促使侵权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苏州还注重营造法治社会的共识与风尚,在设立公益林、水源地、湿地和稻田等生态环境功能保护恢复区过程中,充分听取镇、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公共治理与监督;同时,通过立法引领,将多年来生态补偿工作的创新实践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让法治建设更好引领转型发展,苏州进一步出台《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并作出为企业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具体规定。转型为工业机器人提供商的台资企业中达电子公司,说服母公司台达集团把研发机构也搬到苏州。“苏州法治环境好,外来企业来了不愿走。”公司董事长郑崇华说。

(责编:潘旭海、刘军涛)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