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艺兵”记忆里的抗战故事

2015年08月07日09:5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老“文艺兵”记忆里的抗战故事

  打起仗来是战士,仗停了就是宣传员——老“文艺兵”记忆里的抗战故事

  新华网太原8月7日电(记者王学涛)12岁当上儿童团团长,13岁参军做文艺兵,86岁的段成明留着山羊胡,精神矍铄,能歌善舞。他说,自己一辈子都在用文艺宣传伟大的抗战精神。

  “我是八路军120师贺龙的兵,在吕梁山打起仗来是战士,停了战就是宣传员。”山西广播电视台离休干部段成明这样总结自己的抗战故事。

  凝视着一张儿童团照片,段成明自豪地说,他12岁就是6个村的儿童团团长,送鸡毛信、站岗、放哨、埋地雷,样样干得漂亮。

  当儿童团团长,让他从小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段成明回忆说,贺家湾350户中有89户全部让日本人杀害。“我带着儿童团去时,看到那些被杀害的小孩都是拿箩筐往外担呢。日本鬼子太残忍。”他悲愤地说。

  有一次,晋绥军区特务团侦察股长江鲁到村里去侦察,熟悉黄土高坡地形的段成明成为了江鲁的向导。“他问我当兵不,我就说当!”段成明说,他早就想上战场打日本人。

  说完,老人用颤抖的手打着拍子,唱起了那首《快去把兵当》。“叫老乡你快去到战场上,快去把兵当。莫等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秧,你再去把兵当……”

  一首唱罢,老人又斗志昂扬地唱起陕北民歌《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呦,打日本就顾不上。”

  “当时这些民歌在吕梁山上流传,懂得了为什么要去当兵,歌词简短有力,鼓舞了一代青年参军为家乡而战。”段成明说。

  1944年,段成明13岁时正式参军,先到特务团,后来由于能唱会跳就去了宣传队,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部队打完仗整训的时候,就该文艺兵演出了。段成明依旧清晰记得“除奸舞”的唱词和动作。“手拿锄头锄野菜啊,锄野菜好长苗啊,咿呀嘿,呀呼嘿……”段老说,他们编排“除奸舞”就是用锄地比喻把汉奸铲除掉。

  此外,“丁玲舞”也曾在军区流行一时。“那时候手腕上戴两个小铃铛,嗖哆来米,啦嗖米来,米来米嗖来……”段成明边说,双手舞动了起来。

  除了宣传,段成明说,打起仗来,他们就得上前线,当看护员、卫生员、战地鼓动员等。老人回忆说,他曾参加过攻打汾阳城战斗、巧袭协和堡、官庄垣战斗、下西山伏击战等。

  其中,在下西山伏击战中,日军的子弹打穿了他的棉帽子,头皮蹭破了,一直到他48岁时,发现双手颤抖厉害,经过检查,原来头上曾经流血的地方血管被压扁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拍摄了《大敌当前》《红军东征》《百团大战》《忻口战役》等多部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历史剧。其中,《上党战役》影响较大,促进了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领导小组的成立,以及地方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热潮。

  如今,四世同堂的段成明最爱看《战地文艺兵》《情系吕梁》等书。他说,在文字里他总能记起自己的老战友和那段峥嵘岁月。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