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王羲之行书密码

2015年08月07日05:3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破译王羲之行书密码

  张旭光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组织活动家,并且长期从事书法教学,也是我的学生。他的42集《行书技法讲座》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播出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张旭光自1990年就编著了《楷书》教材,请我写了序言,那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实用性很强的一本教材。25年后,他又拿来了《行书八讲》,我认为这本书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行书八讲》提出的“行书学习之路”,是作者学习、研究、实践王羲之行书30多年的心血和经验的总结,很实用。学习行书自王羲之入手,学王羲之自《圣教序》入手,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论原则,适合初学,容易见成效。不少院校近年来在行书教学上参考了这一学习路线。

  二、该书对王羲之行书笔法之“方与圆”的分析、应用,对结构之“形与势”的分析应用比较透彻,概括比较准,分类比较细。尤其在与楷书笔法、结构的对比中,揭开了王羲之行书的密码,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与享受的氛围。

  三、《行书八讲》对行书的临摹给出了一个好的、能见成效的方法,即“分析比较法”,带领学书者分析起笔,分析“方与圆”,分析“形与势”,然后下笔。这样能保证学书者下笔有由,起笔自信,并且有了自己校正自己的标准,对于学书有成者亦有启发作用。

  四、这本书提出的“创作三段论”,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怎样从临摹转向创作的问题,为临摹日深者走向创作提供了参考,架起了桥梁,很有实用价值。

  五、《行书八讲》既通俗、实用,又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如对“为何在东晋时期出现了行草书高峰,以后再也未超越”的解释,发前人所未发;如行书结构的“闭合性规律”,对于把握行书结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再如,行书的核心是“潇洒”,人生的潇洒;行书的神采主要来源于“变化”,姿势、起笔、收笔、速度及墨色的变化等等,都很有见地,给人启发。

  总之,这部作品汇聚了作者几十年的心血、经验和才情,再加上作者本身行草书创作水平高,长期担任国家级大展的评委,是中青年书家中的领军人物,为当代书坛所公认。因此,他的体会和经验管用、可信,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本文为张旭光《行书八讲》一书之序言)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